“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夏天臭气冲天、蝇蛆成群,冬天四面透风、难以坚持,这是过去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双江乡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抓重点、强推进、严把控,千方百计把这一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抓好落实。该乡今年厕改完成363户,提前超额完成了本年度任务,完成率高达103.7%,8个村已完成区级验收,另2个村做好了资料准备,待区级验收,昔日的旱厕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年初,成立了乡、村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书记负责制,挂点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分解任务,出台《双江乡“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和《双江乡旱厕清零行动考核办法》,由书记任旱厕改造领导小组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同时组织村干部和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确保该项工作稳步推进。
加强宣传引导,用好“组合拳”。宣传发动入人心,采取短信、微信、广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对改厕工作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改厕工作的意义、作用,在主观意识上配合这项工作。带头改厕树标杆,即乡干部在农村有住房的带头改、村干部带头改、党员带头改、村民代表带头改,并在各村树立首厕过关制示范户,破解群众“不愿改”的问题,并对于新建住宅的农户,及时提供技术指导,让改厕工作一步到位。
加强工作指导,当好“督导员”。加强指导,10个村均组建专业施工队,施工中严格实行“三统一”,各村之间形成对比,相互促进,提高质量。加大督导,乡建设办每天对各村进行工作督察,各村每天报进度,不定期邀请区领导及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及时改进。统一标准,对于所有改厕工程统一化粪池格式、高度、编号、用水设施及蹲位等标准,并保留施工前、中、后的照片,确保工程可追可溯,质量落细落实。
实行考评验收,严把“入关口”。成立由建设办牵头,乡纪委、经管、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旱厕改造验收队伍,形成每月验收、每月通报、每月排名的工作模式。并严格实行奖罚制度,将各村的完成量以及标准与村干部的绩效、评先评优进行挂钩。
一个小厕所,连着大民生,现在绝大部分村民都已经用上了干净整洁的新水厕,“方便”也变得更加方便。下一步,该乡将从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管理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厕所革命信息库,确保“厕所革命”无死角、全覆盖,着力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娄星融媒
作者:李霜怡、贺瑞恒
编辑:肖慧
本文为娄星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