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科普 | 气温骤变对心脏有哪些影响?

来源:红网 作者:胡遵 编辑:余苏霓 2025-05-12 17:16:15
—分享—

近期,气温骤升骤降已成为许多地区的常态。当气温像过山车一样剧烈波动时,我们的心血管系统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风暴”,因为看似普通的天气变化,实则通过多重生理机制威胁着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健康。

气温骤变对心脏的影响

1.血管的剧烈反应是首要危险因素。在寒冷刺激下,人体会本能地收缩外周血管以减少热量散失,但这种保护机制却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而高温天气则会导致血管过度扩张,血压骤降,同样增加心脏负担。

2.血液性状的改变构成第二重威胁。低温环境下,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上升,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使得血液黏稠度明显增加,让血液从“清水”变成“蜂蜜”,血栓形成风险显著提升。而高温导致出汗过多时,血液浓缩同样会增加血栓风险。

3.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进一步加剧了心血管风险。气温骤变会刺激交感神经异常活跃,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可能因血管收缩或原有狭窄而供血不足,极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4.呼吸道感染的连锁反应也不容忽视。呼吸道感染往往是心衰的常见诱因。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和发热状态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更需警惕的是,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还可能直接累及心肌,引发心肌炎,甚至心律衰竭。

易感人群需关注天气变化

1.老年群体首当其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管弹性自然下降,血管壁的硬化使得它们无法像年轻人那样灵活地收缩和扩张。因此,当气温骤升骤降时,血压波动更为剧烈,极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老年患者在气温“过山车”期间出现血压失控、心绞痛发作甚至心肌梗死的情况比较常见。

2.已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是高危群体。冠心病患者因冠状动脉本身存在狭窄或斑块,气温变化可能诱发血管痉挛或斑块破裂;高血压患者在寒冷刺激下血压可能进一步攀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心衰患者则面临寒冷直接增加心脏负荷、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心衰急性发作的双重威胁。

3.代谢性疾病患者同样不容忽视。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管病变和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高血脂患者的血液本就黏稠度较高,在低温环境下血栓形成风险进一步增加;肥胖人群的心脏负荷较大,且多伴有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气温变化的耐受性明显降低。

4.生活方式风险人群也需要提高警觉。长期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血管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酗酒者则面临血压波动和心律失常的双重风险;缺乏运动的人群心肺功能较差,应对气温变化的能力不足;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职场人士,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在气温刺激下更易出现心血管事件。

湖南省康复医院医生提醒,注意保暖、控制血压、清淡饮食和适宜锻炼,科学的预防和管理措施让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更加健康。 

来源:红网

作者:胡遵

编辑:余苏霓

本文链接:https://www.ldlx.com/content/646949/57/149515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