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民营经济,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来源:长沙商务 编辑:余苏霓 2025-02-27 17:36:29
—分享—

座谈会上,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岳,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一,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完小,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鸿,湖南力得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卉,湖南五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薪程,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博文先后交流发言。

这场座谈会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内陆城市发展范式的转变:长沙的民营企业正以“硬核科技+智造突围”开辟一条新赛道。从实验室里的纳米材料到太空中的卫星通信,从传统工程机械的“大象转身”到食品工业的“数字蝶变”……长沙民企的突围故事,恰似湘江激流中的朵朵浪花,既激荡澎湃又充满坚定向前的力量。

——他们是“突围者”

20世纪90年代,长沙民营经济曾以“螺丝钉经济”闻名——为国企配套生产零部件的作坊式工厂遍布城乡。而如今,走进中伟新能源行业超大规模前驱体研发试验车间,明亮宽敞的实验室里,摆放着精密设备、智能化中控,从研发成果到量产全过程清晰可见。中伟新能源已成为全球三元前驱体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

盐津铺子的智能生产车间。

这种“把零食当芯片造”的极致追求,在长沙民企中蔚然成风。这些“毫米级较真”的背后,是长沙民企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刻理解:没有实验室里千万次试错的“笨功夫”,就换不来市场上“一招鲜吃遍天”的主动权。

——他们是“织网者”

长沙像“热带雨林”:既有三一、星邦智能这样的“乔木”顶天立地,又有睿图智能、五新科技等“灌木”生机勃勃,还有数万家配套企业如藤蔓般交织共生‌。

这种生态的活力,在长沙各个园区可见一斑,不少企业共享同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机床的切削参数、物流车的行进路线,甚至车间的空调能耗,都在云端实时优化。有企业负责人打了个比方:“这里的企业就像湘菜馆里的剁椒鱼头——单独拆开都是好食材,组合起来才够味。”

近年来,长沙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始终让民营企业家当主角、站C位。长沙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工业企业研发费用、80%左右的进出口、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压舱石”‌。但当前经济格局中,传统要素驱动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向高而攀、向新而行”,正是要推动民营经济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跃升,从“被动适应市场”转向“主动创造需求”。

民营企业往往以“市场敏感度+技术迭代速度”构建核心竞争力。长沙的楚天科技、中伟新能源、航天环宇等企业同样印证了这一规律:楚天科技通过智能化制药装备打破国际垄断,中伟新能源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实现全球市占率第一,航天环宇的卫星通信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这些企业将创新嵌入产业链全周期,形成“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升级”的闭环,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

<img src="https://img.rednet.cn/2025/02-27/36af39da-685c-45de-92f1-5b07a9ac3172.png" _styleapp="width: 750px; height: 726px; "" style="max-width:600px;">



我就知道你在看!

来源:长沙商务

编辑:余苏霓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