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卷·2024⑪ | 娄星区:努力办有温度的教育

来源: 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付一舟 编辑:肖慧 2025-02-09 19:32:34
—分享—

【编者按】

2024年,娄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三基三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全力拼经济、创示范、守底线、防风险、争一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答卷·2024”系列报道,深度解读娄星区高质量发展密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大事。

近年来,娄星区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补短板、促均衡”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再到“家门口的好学校”,书写了一份份有温度的答卷。

回首2024年,娄星区基础教育民生实事亮点频闪。

注重“三个聚焦” 夯实教育之基

聚焦教育公平。建立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专用平台,公开各学校招生计划、招生区域、线上学位申请流程。2024年秋季学期,中心城区小一、初一线上学位通过率均达100%,小一、初一新生随机编班、教师均衡配置。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考教师、安置免费师范生等方式,及时补充教师。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分片跨校岗交流,每年轮岗交流教师300人以上。施行体艺教师“走教”制度,有效解决乡村学校“结构性缺编”问题。

图片

(振翩学校戏曲文化特色课间操比赛。)

聚焦扩优提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建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2021年以来,娄星区投资9.42亿元,新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6所,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 所,建成乡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7所,优化提质乡村小规模学校16所,整合乡村小规模学校13所,新禾中学被评为“湖南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

聚焦队伍建设。锚定“提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和“塑造队伍师德师能”两个核心任务,坚持“国培”引领“区培”“区培”带动“校培”,全力打造精准有效的师资培训;坚持以名师工作室为主阵地,“送教下乡”与“在线教研”相结合,推进“名师领航”“名师护航”“名师传帮带”工程,辐射引领城乡教师均衡发展、共同成长。2024年,共实施国培项目5个、区培项目36个,培训教师5500人次。同时,邀请19名知名校友回娄参加“名师育娄”人才峰会,邀请9名省内外专家学者来娄开展讲学,开创性举办教育管理干部领导能力提升培训和校长论坛,评选骨干教师1123人、特级教师4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表彰优秀教师100名,推动“名师育娄”行动落地见效。

强化“三大抓手” 强固办学之本

以“体艺”教育为抓手,促全面发展。树立“以体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理念,制定《娄星区中小学体艺教育发展规划》,配齐配足体育美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美育课程。2024年,师生在湖南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优秀创作奖1个;学生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斩获金牌14枚、银牌13枚;娄底二中男子篮球队夺取湖南省青少年篮球超级联赛U17组总冠军,女子足球队分别夺取湖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女子甲组、乙组冠军;振翩学校王雨乔蝉联湖南省青少年儿童体育竞赛女子U10组蝶泳冠军。

图片

(娄底四小的同学们驻足观看优秀作品展。)

以“双减”工作为抓手,促提质增效。鼓励创新设计作业,推行小学低年级“无纸笔考试”,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考试负担;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建立每天1节作业辅导和1节社团活动的“1+1”课后服务模式,组建70多类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开展16轮违规校外培训专项整治行动,双减工作信息8次登上湖南教育快讯。

以“双进”活动为抓手,促培根铸魂。推动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娄底二小、娄底八中、华达学校等5所学校被确定为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校园试点单位。精心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赴韶山红色基地、万宝青年毛泽东游学地开展研学旅行,领略壮丽山河,触摸中华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直面“三大难题” 应对时代之变

应对教育“同质化”难题,着力打造“一校一特”。连续2年组织召开全区校长论坛,引导各学校领导班子主动思考学校自身发展,打造学校独有特色。如今,娄底二中的竞技体育、娄底三中的窗外文学、娄底四中的心理健康、娄底二小的武术操、娄底三小的科普日、娄底四小的特色作业、娄底五小的阅读指导、华达学校的军工体验、吉星小学的“五雅”文化、石井中学的书法培训等,已初具特色。娄底二中被评为“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娄底三中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娄底四中被评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图片

(建农学校学生在务农劳动基地进行劳动实践。)

应对出生率下降难题,着力规范办园行为。2022年起不再审批幼儿园;2023年成立区学前教育事务中心,将全区171家幼儿园划为八个片区实行管理,形成“中心统筹、片区负责、园所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目标、保障、督查、考核、评价“五统一”,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整合有效资源,突出园所特色,提升办园水平;2024年成立民办学前教育协会,顺利合并 20所园,平稳关停5所园;建立中心审预算、园所存专资、银行转支付的资金监管模式,目前全区已有 144家民办幼儿园纳入资金监管平台,没有出现恶意卷款关园现象。

应对农村“空心化”难题,着力缩减城乡差异。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5400余万元建好杉山中学、茶园中学、增桥中学等5所乡镇寄宿制学校;稳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分片跨校轮岗交流,2024年轮岗交流优秀校园长和骨干教师380名;打造教育教学教研共同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保障农村教师福利待遇,让农村学校留得住教师,稳得住队伍。

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娄星区将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幅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全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 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付一舟

编辑:肖慧

本文链接:https://www.ldlx.com/content/646946/54/146901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