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远
都市休闲游串联岳麓山、橘子洲,让游客触摸城市脉搏;登高品秋游以浏阳天空剧院国风烟花为亮点,唤醒秋日浪漫;亲子欢乐游探秘千年陶都文化,传递人文温度;寄情山水游融合自然与历史,承载诗与远方。
近日,第四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现场推荐了4条精品旅游线路,每条线路均配套特色美食与精品民宿,既是长沙激活本地文旅资源的具体实践,更折射出全国范围内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文旅消费市场的蓬勃态势。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围绕国庆中秋打造特色文旅场景建设,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开展超2.5万场活动,发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并同步推进“百城百区”文旅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协调中国银联、金融机构、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以及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各地更是加码优惠举措,如海口发放1000万元旅游消费券,单人“机票+酒店”最高省1800元,另设350万元餐饮专项消费券;福州推出近千场文旅活动,搭配千万元消费券与百项优惠;天津以“上合文旅嘉年华”品牌为核心,策划500余项活动,打造兼具国际视野与地方特色的文旅盛宴。多方政策协同发力,有效激发了市场潜力,共同为文旅消费“加热”。
文旅消费的火热,源于地域特色与现代需求的深度融合。各地通过深挖本土资源、创新呈现形式,形成文化赋能消费、消费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如湖南以“红色、秋色、月色”为核心打造文旅IP,激活红色旅游,将秋日景观与中秋传统习俗相融,更以灯光秀、夜游场景营造月色经济氛围,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双节”期间,湖南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9%。实践证明,唯有立足本土、贴合现代消费需求,才能让文旅资源真正“活”起来。
要让短期消费热潮沉淀为长期市场口碑,既需优化服务体验,也需拓展业态边界。在服务端,各地针对游客需求推出暖心举措,如延长场馆开放时间、优化预约机制、加强交通疏导与安保力量,同时设立特色服务中心、提供应急物品,提升游客出行舒适度;在业态端,“县域旅游”“反向旅游”走热,小众目的地预订量翻倍,非遗体验、科技互动等新业态受捧,游客可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此外,“露营+”“研学+”“康养+”等融合模式持续升级。这些举措推动文旅消费从“打卡式”向“沉浸式”转变,让游客既能获得新鲜体验,也能留下深刻记忆。
文旅市场的活力,本质是中国经济内生动力的彰显。游客为旅行、体验与文化记忆买单,既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产业,更反映出居民消费信心的回升与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未来,随着文旅资源进一步整合、服务品质持续优化、业态创新不断深化,文旅消费将持续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人们创造更多美好生活新体验。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代远
编辑:余苏霓
本文为娄星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