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因为行动不便,去医院评定残疾人证是个大难题,现在政府把服务送到家里,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上门服务让杉山镇小碧村村民李正芳深受感动。近日,娄星区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娄星区残联、娄底民生医院前往杉山镇、万宝镇为48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门提供残疾评定、新办、到期换证等服务,且免收诊疗、评定等费用。服务团队每到一户,都会耐心询问他们的病情、认真查看病历,为日后的康复治疗提出可行性建议。
(团队正在为群众提供残疾评定服务)
政务服务,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一帮到底“上门办”正是娄星区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完善“帮代办”体系的一个缩影。
从“多次跑”到“一次办”,从“不见面”到“一网通办”。 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全方位变革,将实事办到企业、群众的心坎上,服务效率与满意度螺旋式提升。
数据赋能,网络互通“智慧办”。积极推动各部门存量审批业务系统与省“一网通办”平台实质性联通,整合办理流程,引用填报“一件事”实施清单,强化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依托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涵盖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24个“一件事”实现多端无缝衔接。同时,升级区级大厅智慧数字化大厅管理系统,建立政务服务信息数据库,迭代升级取号机和评价器,新增人脸认证取号方式。目前已有人脸数据库信息8452条,人脸认证取号日均逾120人次,政务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强化支撑,整合服务“专区办”。按照“专区、专窗、专人、专评、专督”的“五专”原则,在娄星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和专窗,统一规范窗口的硬件设置、人员配备、办事流程,打造一站式、套餐式、主题式的集成服务场景。同时建立跨部门联办机制,将“协同服务”嵌入“高效办成一件事”全流程,实现“进一窗、集中办、高效批”,并定期培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星政务”公众号、直播间等平台多渠道宣传推广提高群众知晓度,并优化高频“一件事”办事指南及流程,制作通俗易懂的“一次性告知清单”、线上办理二维码、线下受理通知书等,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有呼必应,暖心服务“帮代办”。推行全周期“高效办成一件事”帮办代办服务,为企业提供“手把手、一对一”的全程指导服务,确保企业办事无忧。还特别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帮代办、上门服务,今年已累计帮办代办及志愿服务370余次。同时创新打造工作日、全天候、多平台的“星政务直播+帮代办”机制,通过“星政务”直播间,实时在线回复群众的各类问题,已帮助6540名群众解答了17301个问题,接听咨询电话345通,为办事群众提供线上帮办代办服务67次,让政务服务更加贴近民心、顺应民意。
多方监管,群众诉求“马上办”。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在娄星区政务服务大厅的9个专区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并展示政务服务“好差评”二维码,公开聘任阳光监督员,形成了集12345热线、“群众评”“好差评”系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体化平台留言于一体的“五位一体”群众评议体系,建立快速反应诉求处理模式,做到“一号响应、精准处置”。目前政务服务好评率高达99.99%,对37件投诉及上级各部门反馈的10条意见建议进行了全面整改落实,确保企业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今年来,娄星区坚持以便民利企为核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统筹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资源,加强部门联动,实现了“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同步受理、共同审批、一次办结”的高效联办机制。截至目前,娄星区新生儿出生、残疾人服务、开办运输企业、企业注销登记等“一件事”已累计办理3万余件。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娄星区将继续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纵深推进、落细落实,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让企业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提振发展信心,助力娄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沈欣 李思思
编辑:肖慧
本文为娄星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