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旅游发展之热丨新征程新样范·中国式现代化在湖南⑤

来源:网信湖南 作者:湘伴君 编辑:余苏霓 2024-01-07 13:02:36
—分享—

湖南,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元旦假日3天,湖南接待游客2102.14万人次,同比增长65.5%;游客总花费达207.54亿元,同比增长79.5%,全省旅游市场实现新年“开门红”。

在过去的2023年,湖南旅游强势复苏。全省各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走出了文旅发展特色之路,百花齐放。

去年9月中旬,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的帷幕刚落下,承办地郴州的旅游“得分”在中秋国庆假期应声而涨——纳入假期监测的35个旅游区共接待各类游客425.97万人次,同比增长201.31%,营收41909万元,同比增长130.49%,两项数据均升至全省第二,增速居全省第一。元旦假期,郴州纳入监测的33家旅游区接待游客4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12.57%,营收4379.9万元,同比增长86.04%。

湖南提出“到2035年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为旅游发展锚定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凝聚了共识。

同时还“划了重点”,打造“五张名片”:以张家界等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以韶山等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以长沙等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和都市休闲名片、以南岳衡山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等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名片。

有了方向和重点,就需要众人拾柴把旅游这把火烧旺了。除了每年一届的省旅发大会,其他各市州、区县都举办了旅发大会,全省联动,做好旅游业,笑迎八方客。

湖南旅游发展之热,是一场“东道主”和游客的双向奔赴,是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相互成就。

文旅融合促市场繁荣


旅游发展,如何保持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独特性?

湖南的解题思路是,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依托“精准扶贫首倡地”的优势,湘西十八洞村大力发展旅游,成为红色旅游新地标。村民龙先兰如今不但是旅游从业者,还是游客,他这两年都在不忙的时候带上家人自驾去外地旅游,“以前想都不敢想!”龙先兰激动地说。在新时代因发展红色旅游完成蝶变的还有汝城沙洲村,旅游兴带动当地百业兴,人民过上好日子。

在去年10月公布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中,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文化创意园赫然在列。这是湖南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例证。乖幺妹土家织锦早已成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符号,深受游客喜爱,还走上了巴黎、米兰等时尚之都的T台,用迷人的针脚告诉世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凤凰县充分利用少数民族服饰之美,在0.91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开出1000多家旅拍门店,有人在暑期去店里兼职化妆,日收入超300元。

非遗文化在全省各个角落为旅游赋能,既有传统之美,又有国潮之风。去年国庆节举行的2023江永女书国际音乐旅游周,引爆了这座小县的旅游市场,假期接待游客16.92万人次,同比增长159.09%,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172.34%。

科技加持让旅游炫酷

如何让文旅产业创造与时俱进的时尚感?

科技加持让湖南旅游产品更时尚、更丰富。

去年10月1日正式开演的《德夯幻境》是一台沉浸式5D苗境喜宴,一轮直径达8米的“水中月亮”在夜空下的舞台中央缓缓升起,360度“回形”穿透式剧场……少数民族风情背后是裸眼全息影像技术、16M直径数字回旋舞台造境、移动数控餐桌技术等满满的科技含量。该剧在去年国庆节期间天天爆满,带动当地民宿一房难求。

近年来,文旅演艺如雨后春笋。中国首部大型地方性史诗剧《天宠湖南》、全国首台河流剧场节目《桃花源记》、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室内舞台剧《最忆韶山冲》等文旅演艺剧均运用了声光电等技术,叫好又叫座。

《德夯幻境》的导演李彦在另一部剧《浏阳河上》首次将浏阳焰火融入实景演出,惊艳全场。依托浏阳和醴陵两个世界级的花炮生产基地,湖南的焰火表演是独一档的存在。而焰火表演刹那璀璨的背后,同样满含着湖南烟花人的科技赋能。

科技赋能让工业旅游突飞猛进。除了烟花,株洲的中车集团和航空小镇、郴州711时光小镇等同样展现着工业之美,为游客送上不一样的旅游体验。目前,湖南已有6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17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日前,湖南发布13条实施意见促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力争工业旅游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文旅发展永无止境。

去年召开的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导向,推动全省旅游业提质增效。坚持规划先行、注重规划引领,避免盲目搞无序开发、粗放发展和同质化竞争;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全域旅游,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打造。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力争2024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省第四个万亿产业。

湖南旅游,未来可期。

来源:网信湖南

作者:湘伴君

编辑:余苏霓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