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中国行 ·“星”屋场㊼丨扬佳璧屋场:幸福渐入佳境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丹 编辑:肖慧 2024-08-09 15:01:19
—分享—

编者按

2024年1月起,娄底市娄星区融媒体中心聚焦娄星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推出“文化中国行—‘星’屋场”系列报道,全媒体解析基层治理的密码和底色,激励全区上下实干实效,奋力推动娄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双江乡农新村,有这样一个屋场,楼房洋气、庭院整洁、菜园精致、景观漂亮……到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它就是扬佳璧屋场。

图片

(建设后的扬佳璧屋场焕然一新)

同心同力美家园

扬佳璧屋场共有130户、490余人。如何让屋场成为老百姓的幸福源泉,2023年1月,屋场党小组和屋场理事会组织召开屋场会,商讨屋场建设。

“第一步要把杂房、围墙拆掉,腾出有效空间。”

“我愿意无偿捐献我家土地。”

“我同意,我们家的空心房拆除。”

……

屋场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发表意见,经过充分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坚持把“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理念贯穿建设始终,并现场筹集资金60000余元。

行动是村民支持屋场建设的最好见证:屋场理事会会长黄润阳主动带头拆除家中商店,腾出20余平方米地方建设休闲广场;62岁的老党员黄正科无偿捐献个人土地,并主动参与屋场建设的宣传、动员、筹资等工作;村民龚凤祥主动让出门口的土地,方便车辆通行;乡贤吴友生热心公益事业,无偿捐赠景观石。

“我们屋场的矛盾纠纷基本为零,家和才能万事兴,大家团结,屋场才能和和美美。”黄润阳说道,“在屋场建设中,大家可谓是‘全民皆兵’,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地出地。”

人心齐、泰山移。在扬佳璧屋场建设中,村民自发筹资90000余元、筹劳1500多人次,大伙都想把屋场建设得更加美丽。

如今,屋场内沥青路铺设、马路加宽、塘基加固、围栏建设、空心房拆除等工作全面完成,下一步,还将建设停车场、发展屋场经济。

“无论走到哪里,还是感觉家乡最美、家乡最棒。”谈到现在的新生活,村民熊巧娟喜笑颜开,竖起了大拇指。

图片

(扬佳璧屋场休闲广场)

文化赋能孕新风

村民黄金泉是书法爱好者,得知要建屋场,他主动请缨,专门负责扬佳璧门牌的牌头、对联及整体绘图,买齐材料、调配颜色、绘图上色,每一次起笔抬笔都力求准确,做到“零失误”。

历时30天,门牌终于完成,铿锵有力的文字、生动形象的漫画、色彩亮丽的图案,让原本单调的墙体披上了色彩艳丽的“外衣”,变成了传播文化的载体、教育群众的阵地和美化家园的景观。

“‘扬名声有德有才有志 佳子弟能文能武能谋’把这幅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对联镶刻在门牌两边,就是想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增强大家的认同感、归属感,激励村民砥砺前进。” 黄金泉介绍道。

乡风润红土,文明沁心田。大家认为,屋场之美,不仅要美在“面子”,还要美在“里子”。在建好文化阵地的同时,屋场还开展村规民约、家风民风宣讲,进行“文明家庭”“书香家庭”等评先树优活动,在制度上破解陈规陋习,在行动上传承优良家风,推动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浓厚氛围。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大家慢慢养成了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耕读传家的好习惯,邻里之间更加和睦,文明乡风成为屋场幸福生活的底色。

图片

(房前屋后精致的“小菜园”)

精致小园提颜值

扮靓乡村颜值,农家小院来担当。韭菜绿,黄瓜鲜,茄子辣椒挂满枝。屋场内一处处小菜园郁郁葱葱,一个个小果园瓜果飘香,把庭院点缀得绿意盎然。

“别小看我的小菜园只有十几平方米,能管全家大半年的‘菜篮子’”。一有空闲,黄咏梅就在小菜园拾掇,浇水、除草,打理得井井有条,整个小院充满生机与活力。

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屋场鼓励村民把房前屋后的空地都打造成小菜园,不仅实现了“蔬菜自由”,还给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每月还会进行环境评比,每家每户都不甘落后。

庭院美、幸福长。为持续巩固屋场建设的成果,引导村民养成干净卫生的习惯,屋场还通过组织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引导大家慢慢养成爱护环境、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居住环境更加美好。

屋舍俨然,田园阡陌;一处一景,宛如画卷。如今,扬佳璧屋场“颜值”飙升,新风劲吹,村民参与建设、干事创业的心劲更足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在家门口“节节攀升”。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丹

编辑:肖慧

本文链接:https://www.ldlx.com/content/646842/91/1417123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