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中国行 ·“星”屋场㊾丨成家山屋场:日子有了“奔头”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丹 编辑:郑磊 2024-08-27 10:18:11
—分享—

编者按

2024年1月起,娄底市娄星区融媒体中心聚焦娄星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推出“文化中国行—‘星’屋场”系列报道,全媒体解析基层治理的密码和底色,激励全区上下实干实效,奋力推动娄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下,走进水洞底镇新禾村成家山屋场,蜿蜒曲折的沥青路干净整洁,郁郁葱葱的绿化树赏心悦目,房前屋后的“小菜园”生机盎然,随处可见的文化墙精致如画,置身其中,犹如一幅富春山居图。

图片

(成家山屋场健身休闲广场。)

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成家山屋场自2023年9月开始建设以来,成立了屋场党小组和屋场理事会,结合党员联系群众“五个到户”工作要求,党员群众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让屋场建设有了“主心骨”。

“起初有部分村民不太赞同,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屋场党小组和理事会成员一对一做思想工作,同时组织村民去其他示范屋场参观学习,大家的态度有所转变。”党员曾永红说,村民都很有大局观,在屋场建设期间,大家出工出力,轮流准备伙食,其乐融融。

趁着屋场建设的东风,屋场党小组决定首先对道路进行改造。正式动工后,在屋场党小组带领下,筹集资金、清理杂草、铺设路面,户户参与。很快,一条长300米、宽4.5米的全新水泥路便修好了。

除了道路改造,水井改造也是重点。屋场原来有一口水井,一到下半年便出现水源枯竭村民饮水困难的情况,村民只能通过寻找新水源、分时供水等多种办法暂时缓解。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有问题解决问题,村民自行清理淤泥并对水井进行加固。不到20天,水井全部整修好。看着焕然一新、水流充沛的老水井,村民喜笑颜开,再也不用担心缺水的问题了。同时,屋场还对池塘坝基进行加固加高,并在岸边设置安全警示牌。

在屋场党小组和屋场理事会的牵头下,村民筹资投劳,整修农田、菜地、池塘,在公共区域打造文化舞台,依托屋场自然风光,将景观、文化、产业统筹规划,以竹文化为载体,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空间,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以前房前屋后杂草丛生,现在改造一下,出门心情都变好了。”村民毛家雄说,从屋场开始建设施工,只要有空他就会去帮忙。

经过3个多月的建设,屋场环境美了起来,池塘的水也清了起来,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得到显著增强。

图片

(屋场道路全面硬化并扩建。)

产业发展引领致富业态

尝到甜头的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在屋场党小组的引领下,娄底市娄星区高育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通过资源入股、经营互助等方式,发展草鱼、雄鱼等养殖业,壮大屋场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鱼净水、以水养鱼,通过“人放天养”,既保护了生态,又获得不少收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这些鱼苗没有吃过任何人工饲料,吃的全部是青草、蔬菜等有机鱼料,且鱼的活动空间大,肉质较‘饲料鱼’更细腻,腥味更淡,鱼汤味更浓。”合作社成员李向阳说。合作社从成立开始,陆续投放草鱼、雄鱼、鲢鱼等鱼苗3000尾,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思路,不断擦亮产业“金名片”。

发展养鱼业,下足硬功夫。屋场党小组不仅为合作社提供养殖管理技术培训,还搭建产销平台,联系销售商进驻,帮助村民解决销售难题。

“不用再出去打工了,在家养鱼也有不少收入。”今年58岁的村民李红建介绍,他之前一直在工地务工,听说村中生态养鱼日渐成熟,于是便果断回到家乡参与养鱼产业。

如今,前来钓鱼、休闲、娱乐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也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日子有了“奔头”,大家干劲更足了。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苦干实干,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让大伙过上年年有‘鱼’的幸福生活。”李向阳满怀信心地说。

图片

(农户庭院精致精美。)

精致菜园提升环境魅力

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小菜园”在房前屋后整齐排列,有茄子、辣椒、豆角等各式各样的时令蔬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田园景象,散发着独特的乡村之美。

“别小看这巴掌大的地块,利用起来作用还不小,既能种日常食用的绿色瓜果蔬菜,还能美化村容村貌,我非常满意。”村民李爱雄表示,这一片“微田园”景观带俨然成了屋场建设的一道风景线。

这些“小菜园”原本是村民堆放杂物的闲置地,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不能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屋场建设以来,在充分了解民意的情况下,屋场党小组带头拆除私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用竹子围成篱笆墙,在房前屋后空地打造出可食可观的“小菜园”,彻底解决了之前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等大难题,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

“以前,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夏天一到,蚊子也多,如今,屋场统一将每家每户的闲置地改造成‘小菜园’,既美化了环境,又吃上了无公害蔬菜。”村民彭永平一边打理菜园,一边笑着跟记者说,“现在打牌都没时间了,每天把打理‘小菜园’,作为日常的生活乐趣。”

生态环境好,生活才会美好。“小菜园”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也解决了私拉围挡、畜禽散养、杂物乱堆乱放等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增强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社会风气不断向善向上向好。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如今的成家山屋场,通过建设,环境更美、产业更旺、乡风更淳,老百姓建设家园的劲头更足了。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丹

编辑:郑磊

本文链接:https://www.ldlx.com/content/646842/61/142124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