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洞底镇认真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紧密结合全镇党员教育培训实际和党员干部成长需要,不断探索党员教育培训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载体,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获得新成效。
“菜单”选学,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内容
采取“党员点菜、组织下厨”和“自主选题,引课下村”等方式,按照“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每年镇党委下发《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意见征求表》到全镇各党支部,征求教育培训课题,同时通过入户走访、屋场会等深入调研收集基层需要的课题。今年,镇党委认真分析党员教育培训需求情况,紧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改善民生等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研究制定6个政治理论“公选菜单”和10个业务技能“特色菜单”,同时制作培训课程表发放至各党支部,各党支部根据实际需求照“单”点“菜”。今年以来,水洞底镇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基层党建业务培训”“美丽屋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击电信诈骗宣讲”等有针对性的培训班,着重提高参训人员政策理论理解能力、业务水平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两个结合”,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
一是“课堂学”与“指尖学”相结合。一方面,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冬春训等开展线下“课堂”集中学,同时开设互动交流研讨环节,采取“政治理论+重点工作+研讨交流”模式,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让党员“被动听”转变为“主动讲”,将理论学习从单一枯燥的“灌输式”转变为现场活跃的“互动式”,推动学习入脑入心,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各支部组建党员交流学习微信群,开展红星云、红星网、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的学习“打卡”活动,精准分享推介学习资料,党员之间相互交流、监督学习,打造“指尖”阵地,有效避免流动党员教育上的“空档”和“死角”,确保党员教育学习“不漏学”“不掉队”“不打烊”。二是“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广大党员从三尺讲台“走出去”,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屋场等农村一线,邀请“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开展“现身说法”,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今年以来,开展“田间课堂”3期,用农村党员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授农村党员“喜闻乐见”的课。同时,充分利用上级资源,积极配合办好“党建引领送教下乡”活动,邀请党校或院校专家学者等讲师专题授课,将权威性、专业性知识理念“请进来”,不断增强学习培训吸引力,帮助农村党员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积极加入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热潮中来,目前已开展“送教下乡”活动3期。全镇已有20个村(社区)参与活动,参学农村党员群众近1200人。
依托党校,创新党员教育培训载体
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打造新时代乡镇党校,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根据镇党校年度教学计划安排,合理设置党校年度兜底培训任务,结合“党员干部轮训班”“党员冬春训活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载体,全面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今年举办的第一期镇、村两级领导干部和第二期普通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班,以镇党校为主会场,各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分会场,镇村两级联动,采取“集中学习+结业考核”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今年已开展各类培训班共4期,参训党员达1600人次。同时,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邹飘
编辑:肖慧
本文为娄星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