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娄星区“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线上诵读 ⑮:永恒的青春之光——罗盛教的故事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区演讲协会会员,区人民医院殷玉霞 编辑:贺露明 2021-08-09 15:05:03
—分享—

为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激发全区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娄星区演讲艺术家协会、区融媒体中心、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线上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红色经典,讲述红色故事,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的艰苦历程,颂扬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和经济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此激发和引导全区党员干部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全区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图片

永恒的青春之光——罗盛教的故事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颂党恩、讲党史、跟党走”栏目,我是今天的讲述着-殷玉霞。我讲述的红色故事是-《永恒的青春之光——罗盛教的故事 》。

朋友们,还记得你21岁时的样子吗?在你心中青春又是怎样的呢?有一位战士在他21岁的时候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青春是美丽的,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淡无奇,也可以放射出英雄的火光,我必须把我放进火炉里,让我看看是不是块钢铁。他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

1951年,年仅20岁的湖南新化小伙罗盛教,辗转2000多公里,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这一天,他跟战友从前线回来的路上,在隆隆的炮声中,隐约听到有孩子的哭声。循声而去,只见一个孩子正伏在一名妇女的胸膛上痛哭,而妇女身后的另一个孩子,则被炮火炸得只剩下半个身子。这是罗盛教第一次直面战争的悲剧,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当天夜里,他在日记本上写下来这样一段话:当我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勇敢继续前进!

虽未置身炉火,却已然击浪冰河。罗盛教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1岁的那个清晨。那是1951年1月2日,寒冬料峭,在朝鲜石田里村,4名孩子正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突然,一声喊叫划破天空:“有人落水了!”。正在附近练习投弹的罗盛教听到叫喊声后,立马狂奔过去。当他看到破裂的冰面和孩子们惊恐的手势时,他瞬间明白了一切。没有丝毫的犹豫,罗盛教边跑边脱下衣服,朝着冰窟窿猛地扎了进去。他在水下摸索着,当他抓到少年,便奋力地将少年托出了冰面。但是由于冰层太薄,承受不了少年的体重,少年再一次落入水中。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罗盛教的体力开始迅速消耗,他的四肢变得麻木而僵硬,呼吸也异常急促。然而罗盛教又一次顽强地潜入水中,抓起孩子,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少年托出了冰面,少年得救了!罗盛教的身体却慢慢、慢慢地沉了下去。乡亲们、战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冰层下面找到了早已被冻僵的罗盛教。他们大声呼喊着:同志!同志!战友们一遍又一遍地叫着他的名字:罗盛教、罗盛教、罗盛教!然而却再也没有人回应。

朝鲜人民用最隆重的葬礼安葬了罗盛教,朝鲜时任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也这样为罗盛教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并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那个被罗盛教营救的少年叫崔莹。后来,他加入了朝鲜人民军,成为一名和罗盛教一样的军人。1960年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已是朝鲜人民军排长的崔莹找到代表团,激动地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救了我!我要牢记中朝人民的友谊,要永远记住志愿军英雄罗盛教。

70年过去了,英雄的光芒从未消退。2009年罗盛教当选为双百人物,2019年国家又授予他“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他用生命延续了生命。他用自己年仅21岁的青春诠释了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什么是真正的大爱无疆。这种爱,超越民族,跨越时空,流经苍茫大地、江河湖海,直达我们今天的生活,也直抵我们的内心!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区演讲协会会员,区人民医院殷玉霞

编辑:贺露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