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激发全区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娄星区演讲艺术家协会、区融媒体中心、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线上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红色经典,讲述红色故事,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的艰苦历程,颂扬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和经济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此激发和引导全区党员干部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全区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曾培夫:铮铮铁骨,军魂永存
——记对越自卫还击战一等功臣
曾培夫烈士,54480/53014部队73分队(1营3连)连长,中共党员,1979年2月19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光荣牺牲,终年29岁,荣立一等功。现葬于广西那坡县烈士陵园2区3台5排14号。
曾培夫是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水洞底镇新禾村人。1950年7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他9岁那年,母亲不幸去世,父亲在外撑船养家,留下他和2岁的妹妹,靠眼瞎的奶奶带大。由于家里贫穷,曾培夫只读到小学毕业,就辍学务农了。
1969年4月,曾培夫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在部队中苦练军事技术,他精明强悍、机智灵活,战友们说这个1969年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湘兵,有山一样不低头不服输的性格。曾培夫个子不高,刺杀项目本是他的弱项,但他酷暑严寒苦练不止,身上刺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在一次全团对刺比赛中,他一路拼杀无对手,斩夺第一名,硬是把弱项练成了强项。
1971年,曾培夫被提为班长;1972年提为排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提为一营三连连长。
1979年2月17日凌晨4时40分,祖国南疆传出了隆隆的炮声,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曾培夫就是战斗初期涌现出的一位英雄,同时他也是娄底籍战士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一位解放军战斗英雄。
下半夜,明媚的月光抹去上半夜的黑幕,高高的809露出它巍峨的黑影。
曾培夫所在的部队121师361团的任务是阻敌增援,围歼守敌。根据预定作战计划,121师兵分四路,其中361团位于全师左翼,于2月17日零时从广西那坡县118号界碑出境,沿875高地东侧小路、魁勒、巴改、那道、宗梅、天丰岭一线穿插,于17日18时到达纳嫩、809高地。当曾培夫率领尖刀三连穿插到目的地809高地前沿时,主力部队一时还没跟上。为了争取时间,曾培夫请求马上攻打809高地,得到了批准。他沉着指挥连队,并亲率右翼排,形成对809高地的三路进攻。攻击过程中,遭敌暗火力点三挺重机枪的两面夹击、进攻,部队被压制在稻田里。曾培夫一面果断指挥步兵以火力压制敌人,掩护炮兵摧毁敌火力点,一面向上级报告敌情。他还在敌封锁的稻田里抢回一挺伤员留下的机枪掩护部队,消灭了敌重机枪火力点,为攻占809高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2月19日下午2时30分,曾培夫奉命率尖刀三连全连战士分左右两路同时向809高地下侧的茶树山首先发起攻击,遇到敌人顽强阻击,进展缓慢。尖兵二排突击到茶树山,敌人从一间破草屋里猛烈开火,几个战士中弹倒地。三排也不顺,进攻刚打响,九班长李新华带领的全班10个战士只剩1个还在战斗了。
下午4点,部队进军扣屯,欲断敌退路。三连在山洼地逮住了一名越南特工,一审问,知道敌人就在前面设伏,而部队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已进入敌人的伏击圈。“三连出击,给我撕开一个口子!”黄友德营长命令一出,三连官兵立马轻装,警戒前进。出了名的湘中倔子曾培夫,急率二排冲出洼地,向敌人方向扑去。营长黄友德和教导员付冠礼不落心,亲自到尖兵三连观察敌情,严令曾培夫连长:“严密搜索,高度警惕,保持战斗队形和战斗状态,随时准备战斗。”
兵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曾培夫牙关咬得咯咯响,大喊一声:“跟我杀过去!”二排各班迅速展开,再次向敌人开火。敌我双方火气冲天,杀得难分难解。
曾培夫冲上公路,接过战士的机枪边冲边打,快要接近山垭口时,敌人一梭子弹向他射来,曾培夫中弹了,单腿跪倒在公路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月20日,360团1营全营突围。后来,当指挥所路过曾培夫率领的三连反伏击现场时,发现路边血迹斑斑,弹痕累累,子弹壳、手榴弹木柄满地都是。路边还伏卧着一具尸体,头部和胸部多处中弹,头上戴的对讲机和身边的手枪仍在,脸部和上半身被血迹沾涂得模模糊糊。121师周开源政委把干部科长找来辨认,干部科长看了很久才认出是361团3连连长曾培夫同志。
曾培夫同志光荣牺牲了,他为祖国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9岁,这一天距自卫还击战开始仅仅3天。 这一天是农历正月22日。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朗读者:彭琛亮
编辑:贺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