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晚上6点多,行人来往,人头攒动,娄底体育公园一幅热闹繁华的夜市图渐渐拉开帷幕,沉寂了一个白天的广场开始向人们展示丰富多彩、充满烟火气的夜生活。
娄星区水洞底镇人姚伟爱经营的罗婆婆酸汤冰粉摊前,不少市民正在排队购买。
“我平时很喜欢吃凉粉,这家的凉粉是最好吃的,分量足,红糖水更浓稠,味道酸甜,还经常带我的朋友过来吃”。正在吃凉粉的杨女士是姚伟爱酸汤冰粉摊的常客。
今年41岁的姚伟爱6年前不幸得了癌症,因病致贫。“之前做建材生意,日子过得还行,后来丈夫赌博欠债,自己又得了这个病,把家里钱都花完了。”姚伟爱说,刚做完手术的那段时间,她的体重由120斤下降到90多斤,好在经过治疗,现在病情基本稳定了。
病情稳定后,姚伟爱就一直想找个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贴补家用。刚好国家倡导地摊经济,政府又划了专门的区域,人气旺,还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她就从朋友那里学了成都手工冰粉手艺,两人赶一把“时髦”,合伙一起晚上摆摊,除了卖冰凉粉,还卖杨家滩面条。“这个活不累,除了备货成本,没有其它投入,时间上也宽松,卖多挣多,卖少挣少,也没啥赔头,很适合我这样的家庭干。儿女都很孝顺,跟着我让他们受苦了,我只有更加努力的赚钱,让他们安心的上学。这些年党和政府在医疗、助学、工作上给予我们一家很多的照顾,我非常感谢也很知足,现在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我也相信会越来越好。”一碗冰凉粉,一个小小的摊位,让姚伟爱重新拾起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记者走访多名摊主后了解到,大部分摊主都是参与“地摊经济”的新手,也有不少跟风尝鲜的年轻人,但很多人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姚伟爱则是坚守者中的一员,现在平均每天可以卖60-70碗冰凉粉,有很多都是直接打电话点外卖,一天下来,除去成本可以赚300多块钱。
褪去贫困户的身份,她亦是一位母亲,为了孩子的生活奔波操劳。晚上10点多,人群渐渐疏散,姚伟爱把垃圾清理干净,准备收摊,等待她的,是孩子熟睡的脸庞。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丹
编辑:陈倩
本文为娄星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