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封家书丨书信情愫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敏 编辑:李奕 2020-01-21 11:02:27
时刻新闻
—分享—

看了中央电视台朱军执导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后,我的内疚感油然而生,当即提笔给在大学里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儿子,没有坚持要你给奶奶写信是妈妈的错。并要他赶紧给奶奶写封信。

儿子回问:请告诉我奶奶的收信地址。

这么一问,我也忘了。多年未书信来往了,我们都忘了自己来自哪里了。

我男人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从四川来到湖南某企业工作,原来每年与家里都有书信往来。儿子上学后,给他奶奶写信的任务就交给他了。曾在儿子的日记里看到:

我第一次把信放入邮筒后,我担心我的信会被别人拿走,邮筒又是怎样把信交给奶奶呢?我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奶奶的回信呢?……

上课了,老师进入教室第一句话说:缪帆,你的信。我是班里第一个收到信的人,我高兴地上台领信,全班同学惊讶地看着我:谁给你写给你的信?下课后,同学们一窝蜂地围过来看我拆信,收到奶奶的信是无比开心和自豪。

每次给婆婆的信里都会附上我们小家三口的照片,在后来与婆婆的话里得知:婆婆从田间地头回来后,在掏完猪吃的麦糟后,在搭好灶火后,在围裙上擦掉手上的炭灰后,婆婆把信和照片拿出来看了又看。“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婆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复阅读我们的信,读的是对游子深切的思念。

记得1996年底,我男人收到家里的电报:

母病,速寄五千元。

那时月工资人均收入才四五百元,五千元是多大的一笔数啊,一定是母亲病得很重?不管怎样得回去看看,立马买回家的车票,那时我和男人正恋爱中,男人要我跟着回去,说是带了新媳妇回去母亲的病自然好一半。“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电报廖廖几个字,把远在千里的儿子唤到身边,儿子赤诚之心带给老母亲无限惊喜和力量。

自农村电话普及后,大小事情和节假日生日祝福全部在电话里,我也没有再监督儿子写书信了,书信成了儿子小学阶段的美好回忆。如今微信时代,祝福语只要复制粘贴二秒钟搞定,甚至还有更简单的,直接发个表情就OK,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及时高效了,但少了温暖和细腻,少了情感和真挚,少了字里行间的亲情回顾。

信成了我初涉社会时的一份记忆。高中毕业,同学介绍我到她邵东老家去帮忙站柜台卖百货。我父亲是铁路工人,但父亲每天忙于工作和生计,母亲耕耘着家里的几亩田地,之前我从未离开过父母,从未坐过火车,从未出过远门,第一次要独自出远门了,母亲提前就从土里扯回泥巴花生,清早煮了几个土鸡蛋,用袋子装好要我带在路上吃。我登上火车解开袋子吃花生时,发现花生里有母亲写给我的信,斗大的几个字整整一页:

孩子,你一个人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要吃饱穿暖,水土不服就回来。

“一行书信千行泪”,我阅信后泪如泉涌,读的是信,流的是泪,浓缩的是温暖,品的深深母爱,我似乎也看到泪水在妈妈眼里流,儿行千里揪着母亲的心。

《信中国》中的信是从伟人、名人或重要历史时期平凡人的挑选出来的信件,这些信已不再是信,而是文化,是情怀,是历史的积淀,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人心的曾经。

书信给过我很多的感动和追忆,也曾是我情感倾诉与宣泄的方式。一封家书,像一根长长的思念之线,将游子与家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我提起笔给儿子写信时,反反复复写了好几遍,在斟酌文字和酝酿情感的过程,我有种厚重感:再次使在钢筋混泥土上长大的儿子记住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敏

编辑:李奕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