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娄星区推进社区全面提质提档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编辑:娄星在线 2017-06-23 16:17:24
—分享—

 

 

娄星区推进社区全面提质提档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社区在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畅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娄底市加速转型奋力赶超中心城区提质扩容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完善社区基础配套、提升社区环境品质、优化社区公共服务、创新社区现代治理为重点,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和人居环境提质改造,着力打造品质高端、功能完善、生活便捷、群众满意的现代化新型社区,进一步夯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基础。

二、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区所有社区都建成高标准的综合性服务中心,社区内道路设施、人居环境全面提档升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公路铁路沿线得到提质改造和综合整治,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和综合承载功能进一步完善,让社区真正成为宜居宜业、精致精美的温馨家园。具体目标是:

(一)社区品质高端化。不断深化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生活环境舒适,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社区建筑、社区绿化、垃圾治理、污水处理、能源利用等均达到环保要求。

(二)社区服务便捷化。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三)社区治理多元化。全面推行“一引擎四驱动”治理模式,社区治理空间不断扩大,社区治理的制度基础不断巩固,社区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基本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社区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物业管理机构、业主委员会等社会力量和社区居民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四)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社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居民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个性化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对社区的认同感显著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三年内计划投资3.6亿元,全面建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完善社区路网、路灯、排水、绿化、环卫、休闲健身等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提质改造及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六大工程”。

(一)社区路网完善工程

1、提质改造社区背街小巷。硬化泥土裸露道路,修复破损路面,对150条主要小巷进行“白加黑”改造;同时配套完善路灯、排水、绿化、环卫等设施。

责任单位:区城乡管理局  参与单位:区住建分局、各街道办事处

2、配合抓好城区主次干道路网建设。全力配合市城投集团和市住建局拉通吉星路、娄星南路、甘桂路、早元街、碧溪路等断头路,加快涟滨西街、华星路等主干道及二环线建设。

责任单位:区城乡投  参与单位:娄星工业集中区、各街道办事处

(二)社区服务阵地建设工程

1、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根据国家住建部建标〔2014〕72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保障水平,确保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建立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日常管理台账,坚决纠正挪作他用、出租营利等现象。推动出台新建大型楼盘配套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实施办法,完善前置审批程序,确保落实到位。全面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力争实现社区标识、外墙装饰、机构门牌、服务窗口、宣传栏目“五统一”。规范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布局,合理配置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活动用房,推行一室多用和错时使用。

责任单位:区标准化建设办  参与单位:区民政局、各街道办事处

2、配套建设社区休闲健身场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每个社区配建1至2处主题公园或健身广场。

责任单位:区标准化建设办  参与单位区城乡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

(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有机结合背街小巷提质、老旧社区改造等项目实施,配套完善老旧小区(院落)的道路、照明、绿化、排水、环卫等设施,疏通污水管网,施划停车泊位,确保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路灯完好无损、装灯率和亮灯率达到100%,污水排放通畅、无露天排水沟渠,环境卫生整洁、无脏乱差现象。

责任单位:区城乡投  参与单位:区城乡管理局、区住建分局、各街道办事处

(四)社区绿化美化工程

1、推进社区绿化提质。通过清场复绿、见缝插绿、提质增绿等方式,积极配合市城管局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有休憩功能的街头绿地和社区小游园,做到点、线、面绿化全覆盖。同时,通过拆除社区围墙开放一批公共绿地;推进社区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建设,让居民“开门见绿、推窗见景”。    

2、提高社区美化水平。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结合城区环境整治行动,开展建筑外观美化改造,规范整治门店招牌和裸露网线,拆除违章建筑和废弃杆线,加强噪声、油烟污染治理,集中整治乱摆乱停、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扔乱倒、乱种乱养等市容乱象。大力建设绿色社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积极培育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确保社区环境达到“十无”标准,即无卫生死角、无污水漫溢、无泥土裸露、无油烟污染、无噪音扰民、无乱拉杆线、无乱摆摊点、无违章搭建、无乱贴乱画、无立面污损等,切实形成社区美化、洁化、序化的良好氛围。

3、推进社区物业化管理。因地制宜,采取社会化管理、业主自治管理、准物业管理等多样化的物业管理模式,落实物业服务收费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开放式小区物业服务。

责任单位:区城乡管理局  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五)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整治工程

按照市区联动、先易后难、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加快推进三板组、廖家、大科、黄泥、南垅等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逐步推进涟滨、新建、老街等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强力推进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结合休闲、文化、旅游等功能建设,把项目打造成抓安置、稳增长、促就业、有特色、富含人文情怀的城市综合体。

责任单位:区城乡投  参与单位区城乡管理局、区住建分局、各街道办事处

(六)河道及公路铁路沿线环境治理工程

全力配合市直相关部门推进孙水河与涟水河城区段防洪堤、风光带、沿河路、截污干管“四合一”建设,打造城市新的景观轴线和市民休闲健身绿道。加强城区主次干道两侧、铁路沿线已征未用土地的规范化管理,落实责任主体,建好标准围挡,强化日常巡查,确保不影响市容美观。

责任单位:区城乡投  参与单位:区城乡管理局、区住建分局、各街道办事处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里成立专门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社区提质提档各项工程建设的统一指挥。各街道、社区为该项工作的实施主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围绕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社区列出提质提档清单,层层落实责任,定期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重要事项,有序推进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二)加强协调推动。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每项工程的牵头单位要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该项工作的统筹协调、调度推进,定期向区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相关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厘清责任范围,明确职责分工,以健全的责任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督查指导,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定期通报工作情况,确保各项工程任务如期完成。

(三)完善投入保障。积极申报和整合有关项目资金,加大区级财政投入,争取将社区提质提档项目纳入娄底中心城区提质扩容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内容。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项目工程建设。

(四)建立奖惩机制。把社区全面提质提档工作作为各街道和区直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单独设置分值,强化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按照社区总数分三年以均衡比例确定年度达标计划,逐年下达目标任务。当年验收不达标的社区,继续列入下年度社区提质提档工作任务,重新进行创建达标考核。

 

                      娄星区城乡综合管理办公室

                           2016年12月21日

 

编辑:娄星在线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