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城乡综合管理办公室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城管局的业务指导下,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城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争创国家文明城市,农村圆满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这一任务,狠抓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狠抓管理源头,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城乡综合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契机,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队伍素质。上半年,选派2名干部到长沙进行行政执法业务学习;每周五下午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政治学习通过上半年学习培训,干部、职工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二是强化班子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我们始终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弘扬正气,促进班子团结协作,以领导班子带动整个队伍建设,有效推动各项工作。针对薄弱环节,狠抓制度建设,在去年制定和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又修改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注重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狠抓强基工程,推动党的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刻领会精神,把握精神实质,做到一手抓党建,一手抓队伍,以党建带队伍,通过抓队伍,促进工作开展,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奉献意识。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计划,一把手上一党课,学习有关文件,收看相关警示教育片。并组织干部职工走访慰问建扶村的特困户家庭。今年上半年,领导一班人组织全体职工,走访万宝镇株山村特困家庭,给他们送去了清油和大米,送去了党的温暖。
(二)以沪昆高铁沿线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项目实施为重点,突出重点和精准扶贫
2016年,省危改办下达我区第一批危房改造任务为400户(其中沪昆高铁沿线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指标240户),我们按照省、市的有关文件要求和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精心编制实施方案,及时组织乡镇(街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科学分解目标任务,通过农户申请、评议、公示、入户核查等程序,将帮扶对象全部落实到户。目前已开工318户,竣工254户,整体工作进度在全市领先。一是沪昆高铁沿线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我们精心编制了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安排了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按照打造以大塘村为主体的东部生态示范区、以磨子石村为主体的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以镇域中心为主体的中部商业区。统一建筑风格,即“白墙、红瓦、赤门、蓝窗”;风貌改造做到六化,即“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程化”。2015年、2016年省危改办两年共分配我区沪昆高铁沿线农村危房改造指标343户,截止到6月25日已开工343户,开工率100%;竣工306户,竣工率89.2%;新增建筑面积20140平方米。规范农村建房187处,其中拆除违章建筑96处,面积11230平方米,倒塌废弃清理23处,面积1400平方米,高铁沿线风貌改造开工285户,已完工202户。硬化道路38公里,安装路灯230杆,道路两旁植树6000株。二是突出重点帮扶、精准扶贫。我们和区扶贫办、区残联紧密协作,认真做好调查摸底、信息比对、信息标识。据统计,全区尚有农村危房总数为10736户,其中已标记精准扶贫对象户1521户,列入异地搬迁的精准扶贫对象531户,残疾人136户,无房户314户。我们已经拟草了《娄星区农村危房改造“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力争在四年内将五保户、残疾人家庭、精准扶贫对象的危房全部改造到位。今年我区已落实的危改补助对象中有五保户89户、低保户142户、残疾人家庭21户,精准扶贫对象共172户。三是紧紧围绕“绿色村庄”、“特色小镇”、“人居环境改造”、“乡村旅游”建设,积极推行农村危房改造整村示范项目,今年将重点打造石井的松江村、蛟龙村,杉山的万乐村、双联村,万宝的石塘村、珠山村、石埠村,双江洪山村作为区级整体推进示范点,实现“改造一片、优化一片、小康一片”的目标。
(三)圆满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区推进项目建设任务,争取打造全省示范
该项目自2014年10月开始示范试点,2015年4月全面实施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5340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13%。目前,各项整治任务已全面完成,提前实现了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诸多环境突出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生活垃圾治理工程。从完善村庄环卫设施和垃圾收运体系入手,新建户用沤肥池14293座,新配压缩式垃圾转运车15台、高压洒水车2台、道路清洗车1台、垃圾收集板车3956台、户分类垃圾桶52000套。2015年7月,全区统一招聘2家专业清洁公司,将各乡镇镇区和所有行政村分类减量后的生活垃圾全部运往娄底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 100%。二是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农户进行改水、改厨、改厕,在原有散户化粪池15560个的基础上,改化粪池17695座,新建户用四池净化系统10238套,新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107座。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6.2%。三是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统一划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河道治理,拆除排污口,结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修建集中式取水点和分散式供水井保护设施9943套,设置界标、警告牌、宣传牌368块,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四是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全区统一划设禁养区,扎实推进禁养区内生猪退养工作,清退规模化养殖场103家。全力支持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湘村黑猪养殖基地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打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基地。引导和督促养殖大户完善了污染防治设施,新建沼气池3298座、其它治污设施178套。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养殖排污达到环保要求。
(四)深入宣传发动,劝导处罚到位,强势推进城区禁燃工作。一是通过主流媒体、印发资料、流动宣传车、悬挂宣传横幅等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全区上下真正将禁燃工作要求贯彻到各社区、各居民小区和每家每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全区广泛关注、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各街道城管、协管、社区干部和党员组长近800人,全部按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分别安排到各自的网格内,实行包段守点。截止6月底止,全区共劝导569例,查处22例。三是全区73家烟花鞭炮零售网点全部退出中心城区,发放补助资金219万元(每店补助3万元)。
(五)完善体制机制,持续巩固创“国卫”和城乡环境整建成果。一是强化社区重点地段和乡镇镇区市容环境的集中整治和巡查监管,建立了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整治店外经营1800余处,劝退流动摊贩2500多人次,通过专项行动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城管法律法规和规章。二是继续完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将我区农村地区不可回收生活垃圾纳入城区垃圾处理系统,真正实现了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上半年,在市城管局组织的娄底中心城区社区市容与环境卫生月度考评中,我区4次排名第一,2次排名第二。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作风能力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坚持日常教育培训,强化党风作风建设,严格效能考核问责,建设一支思想水平过硬、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知识精湛、战斗能力一流的高素质城管队伍。
(二)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推进市容市貌规范。通过开展专项集中整治,着力解决乱摆摊设点、乱撑杆搭棚、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抛乱洒等市容乱象问题,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对屡教不改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置,达到处置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切实增强法律震慑。进一步加强环卫工作监督考核,加强物业公司监管,建立保洁常态机制,解决群众关注的保洁不作为问题。利用一切条件,加强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三)优化环卫作业模式,提升环卫作业水平。推行城区垃圾分类收集,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加强市场化作业质量考核管理,提升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改善城区卫生环境;加强对沙老堡垃圾处理填埋场及渗滤液处理站的日常业务指导,规范垃圾处置行为;积极参与建筑渣土倾倒处置场选址及建设工作;继续加强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指导,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模式。
(四)结合精准扶贫,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小康新村建设,全年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坚持突出重点帮扶、集中连片改造的原则,以12个贫困村为重点,扎实抓好村级“五保之家”建设和贫困农户集中建房试点工作,打造8户以上集中建房示范点4~5个,同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改造一片、优化一片、小康一片”的目标。继续抓好沪昆高铁娄星段沿线危房改造整体推进省级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完成“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
娄底市娄星区城乡综合管理办公室
2016年7月14日
编辑:娄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