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再谈“办会兴城”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观潮君 编辑:余苏霓 2025-05-26 22:36:43
—分享—

▲游客们在岳阳楼前打卡拍照。
“值不值”与“成不成”
为什么要办旅发大会?欢呼之下,这也是很多老百姓的疑问。
表面看是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的热闹事,但内里却是实打实的“江湖论剑”。
张家界“一阳指”点石成金,七十二奇楼开业至今实现门票销售破1亿元;郴州“北冥神功”海纳百川,莽山云海国际影响力飙升,荣获“世界旅游名山”称号;衡阳“凌波微步”轻盈转身,南岳在今年“五一”日均超5万人潮印证“流量即王道”……

▲《今上岳阳楼》炫酷的表演现场。
老旧的?翻新!
岳阳老城区文物古迹众多,多年来缺乏修葺,本次大力推进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建设;全市提质更新1110个老旧小区,新建74个公园……为迎接盛会,岳阳系统规划实施76个重点项目。

▲一个“宜居”的地方就是一个“宜游”的地方。
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唱戏
岳阳作为湖南旅发大会“一年两办”的首秀,筹备时间短,项目建设多,各部门“压力山大”。
切换至“双城记”,带来了办会模式的变革。
一位湖南文旅观察者认为,原有模式下,14个市州轮换一圈需要14年,如今单车道变双车道,发展流速直接翻倍。通过增加“赛马”频次,倒逼各地把文旅产业从“IP工程”做成“里子经济”。

▲夏夜的“洞庭渔歌小镇”,满满都是前来夜游小镇、品尝美食的游客。(戚壮波/摄)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旅发大会的办会逻辑也在发生改变,倡导节俭、市场化办会。
据观潮君了解,本届大会商务嘉宾占比超76%,18个重点观摩项目中,社会投资高达93.5%,嘉宾总人数、办会活动经费分别压减17.56%、12.54%。
与此同时,岳阳商家的消费券、酒店折扣、团队旅游奖励等市场化手段密集发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既赚足了人气,更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5月10日,岳阳市博物馆重新开放,迎接八方来客,重磅推出“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图为部分展出文物。
“办会兴城”的深层逻辑
四届接力,湖南旅发大会的每一次“交棒”,都为“办会兴城”写下生动的注脚。
办会只是过程,兴城才是目的。
就像童牧林所说:“文旅产业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外溢效应。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文旅产业最珍贵的长期价值。”
而从本届旅发大会可以看到,“办会兴城”的逻辑没变,但变的是实现方式。
一年两届的背后,是湖南对城市更新的迫切感。
从张家界、郴州到衡阳,再到岳阳,不难看到,每一次旅发大会的举办,首先带来的,是一轮城市基建的更新。

▲岳阳全景。(冯海妹/摄)
如果更进一步,一个宜居宜游的地方,何尝不是一个宜业宜商的地方。
从IP到“IPO”,湖南的办会思路正在升级。
此前我们讨论旅发大会,更多是聚焦于地方文旅IP的打造,以此来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IP的更进一步,可以是“IPO”。IPO的本意,是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上周,在第五届卡塔尔经济论坛上,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卡塔尔的成功“IPO”,获得踊跃认购。因为目前该国接待旅客人次比前两年翻了一番。
“IPO”的前提,是有众人买单。
从张家界、郴州、衡阳的“后旅发大会效应”来看,旅游人气火爆。这也说明,旅发大会是湖南的一次成功“IPO”。
从IP到“IPO”,需要将展会变成平台,将品牌推广变成品牌聚能,将网红流量转化为现实消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从独乐乐走向众乐乐。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观潮君

编辑:余苏霓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