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敬“八一”③ | 曾南勋:历尽沧桑终不悔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付一舟 刘佳昕 编辑:郑磊 2024-08-05 08:47:29
—分享—

编者按

在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战斗中,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在那条举世闻名的“三八线”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鲜血书写了壮美的英雄史诗,他们以身筑墙,从未后退过半步,脚下是冰冷的雪山冻土,心中是滚烫的爱国热血,用生命捍卫了新中国的无上荣誉。为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娄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娄星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致敬‘八一’”系列报道,讲述这些铁骨铮铮的耄耋老兵浴血奋战的亲身经历,也让我们跟随着他们的记忆,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在娄星区贤童社区,住着一位传奇老人,他曾受两国国家元首褒奖。这位老人叫曾南勋,他是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和援越抗美奖获得者。

微信截图_20240802104519.png

曾南勋,1931年出生,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志愿军141师423团九连三排八班战士。说到“当年为什么要参军”,曾南勋毫不犹豫地回答:“为了保家卫国,没有国就没有家,就没有幸福生活。”

1950年10月,曾南勋所在的八班消灭美军一个班的兵力,自身却无一人伤亡。战斗结束后,敌人仍不放弃侦察,为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团里继续对敌伏击。

部队到达伏击地点,要渡过一条河。10月的朝鲜已进入霜冻天气。寒夜里,他们脱衣涉水,穿越冰冷刺骨的河流,于阵地上连夜构筑防御工事。

次日早上,敌人距阵地40米时,排长令下,我军猛烈反击。在这次战斗中,曾南勋第一次目睹战友牺牲。志愿军消灭了敌人一个排的兵力,但也牺牲一个班的战士。

1951年10月13日,团里安排三连和九连两个主力连对驻守190.8无名高地的敌军进行攻击。在这次战斗中,八班担任爆破任务。战士们在班长的指挥下,先后成功炸开两道铁丝网,为后续部队的进攻开辟通道。离三道铁丝网10多米时,班长指挥曾南勋炸掉铁丝网。

曾南勋手持爆破筒冲向铁丝网,敌人疯狂向他射击,子弹擦肩而过。他匐伏接近铁丝网,把爆破筒捅进网中,随着一声巨响,铁丝网立即炸开一道口子。

二排长便迅速带领战士们冲锋,很快把敌人消灭了。当部队接近敌前沿阵地时,地堡内敌人火力全开,二排长英勇牺牲,多名战友也倒在冲锋路上。

紧接着,曾南勋收到副指挥官周景荣去炸掉敌人地堡的命令,他毅然拿起炸药包。爬到离地堡20多米的地方,左脚踝被敌人扔出的手榴弹炸伤,鲜血直流。他咬紧牙关,利用死角靠近地堡,放稳炸药包并拉响,随后滚下山坡,巨响中地堡被毁,敌人机枪顿时哑了。

战斗结束,曾南勋的左脚痛得不能走动,担架队把他抬送到卫生队包扎,由于弹片正好击中踝关节,无法手术,至今未取出。这也导致他每天出门都要拄三脚棍,左腿战伤复发时更是疼痛难忍。

曾南勋在朝鲜战场上荣立战斗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还荣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954年作为首批入朝志愿军战士回国。回国前,曾南勋作为英模代表在平壤受到朝鲜领导人接见。

1965年,曾南勋作为中国修路工程队指导员赴越,援助越南修复被炸毁的公路和桥梁,支援前线。他带领官兵在大山里编竹屋居住,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在越南,他一待就是两年半,1967年6月份回国。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付一舟 刘佳昕

编辑:郑磊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