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概况
(一)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的组织机构及人员等基本情况
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是娄星区文体广新局下属二级机构,为副科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二块牌子一班人马,内设办公室、文物股和执法股,现有编制15个,在职人员16名。
(二)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全区文物的日常安全管理、巡查工作,并做好文物日常监测及田野文物“四有”工作;
2、负责管辖范围内地上、地下田野文物的保护、考古项目申报、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等工作,并承担其修缮方案的申报及协助实施工作;
3、会同有关单位对辖区内涉及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遗址点、历史文化遗迹(包括古建筑、当代有代表性建筑、名人故居)、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包括古墓葬)及其他可能埋藏文物地区的建设项目进行依法监管和前期考察;
4、负责争取管辖范围内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并依法依规使用及辖区内文物的保护宣传工作;
5、负责辖区内民间流散文物的征集、鉴定、保护、研究及文保员的建档、管理、培训等工作。
6、负责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可移动文物的征集、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充实博物馆展品的内容,提高展品的内涵。
7、对各馆藏文物按有关规定进行妥善保管监督。制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火、防盗,确保文物安全。
8、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2017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1、加强学习,着力打造政治坚定、工作有力、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开展“两学一做”暨责任心教育活动。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巩固成果等工作。重点对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归类,明确整改方向,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
2、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贺国中故居的修缮。
3、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点、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安全巡查。
4、本区域职责范围内建设工程的文物调查勘探工作。
5、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宣传报道,“5、18国际博物馆日”、“自然文化遗产日”、“文物法宣传周”的宣传活动。
6、博物馆免费开放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工作。
7、博物馆馆舍日常维护工作。
(四)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
1、关于 2017 年整体支出规模情况。2017年支出数 165.1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00万;商品服务支出21.9万;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7.7万;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免费开放、文物安全专项经费35.5 万元。
2、资金使用方向。2017年单位收入年初预算数为138.96万元,增加了26.14 万元,实际收入 165.1万元,其中:经费拨 款165.1万元。支出预算数138.9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支出 129.6万元。
3、基本支出:2017年预算数为138.96万元,系保障本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其中:用于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100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 30.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7.7 万元。
4、专项支出:2017年本级预算数为 1.5万元,后追加博物馆免费开放配套资金3.5万元;其他为中央及省级财政拨款 30.5 万元,共计 35.5万元,系本单位为完成文物保护、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而发生的支出。
5、关于2017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情况。“三公”经费支出总计1.5万元,较去年减少 0.17 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1.5万元,比去年减少 0.17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 0万元,比去年增加 0 万元。
6、关于 2017 年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的总体说明。2017年收入预算数 138.96万元,其中:经费拨款138.96万元。
7、关于 2017 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情况说明。2017年预算拨款数 165.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支出 129.6万元,包括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21.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 7.7 万元。
8、关于 2017 年收支预算情况的总体说明。2017年部门预算收入只有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包括单位基本运行的经费,以及博物馆免费开放、文物保护单位维修、添置密集柜等文物保护专项经费。
9、关于财政部 2017 年收入预算情况说明。2017年收入预165.1算数万元,其中经费拨款数 165.1 万。
二、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2017年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设置情况
1、加强学习,着力打造政治坚定、工作有力、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2、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贺国中故居的修缮。
3、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点、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安全巡查。
4、本区域职责范围内建设工程的文物调查勘探工作。
5、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宣传报道,“5、18国际博物馆日”、“自然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
6、博物馆免费开放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工作。
7、博物馆馆舍日常维护工作。
(二)2017年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和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在收支预算内,完成了以下整体目标:
目标1: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完成情况: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提升职工的服务能力。
目标2: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贺国中故居的修缮。
完成情况:贺国中故居已于17年下半年完成修缮,并经市文物处进行了初步验收通过。
目标3: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点、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安全巡查。
完成情况: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分管此项工作,按规定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进行巡查,同时与不可移动文物所在地的村委会签订管理责任状,层层压实各方责任,确保了文物安全。
目标4: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宣传报道,“5、18国际博物馆日”、“自然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
完成情况:全年完成工作信息报道13篇,其中8篇被媒体采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通过送展览入学校、娄星广场,发放二千余份宣传资料,对提升广大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发挥了很大的积极意义。
目标5:博物馆免费开放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工作。
完成情况:安排工作人员从周一至周六对外进行免费开放,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全年300天以上的免费开放。同时,积极与各学校对接,邀请学校学生来馆参观。组织志愿者开展各项活动。
目标6:博物馆馆舍日常维护工作。
完成情况:对博物馆消防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换;对漏雨馆舍进行维修;对电路进行整改。
目标7:坚持馆藏文物24小时值班制,确保文物安全。
完成情况:安排单位一名正式职工值晚班;安排一名临聘人员值白班,负责上下班交接期间及时关门落锁,实现了博物馆展厅和文物库房24小时无缝值守。一年来,没有发生任何一起文物安全事故。
(三)未实现既定绩效目标或未完成指标任务的分析说明
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既定绩效目标均已完成。
三、总体评价和自评得分情况
(一)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2017年度工作总体自我评价。2017年,在市文物管理处和区文体广新局的坚强领导下,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紧紧围绕区委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自评得分情况:根据年初的绩效考核工作计划和目标,区文物管理所一步一个脚印,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工作任务。自评为 98分。详见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是一个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主要的工作就是确保全区范围内文物的安全,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没有任何除财政拨款外的收入来源。而政府财政每年仅仅预算了几千元每人的工作经费和工资,对于文物的保护经费、免费开放配套经费、文物征集费等都没有列入预算,使得文物管理所(博物馆)各项工作举步维艰。文物安全无小事,在目前这种职工的正常福利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恳请对我单位的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娄星区文物管理所(博物馆)
2018年5月10日
附件1 文物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共性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得分 投入 (20) 项目立项 (15) 项目立项规范性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评价要点: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②所提交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③事前是否已经过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决策等。 5 绩效目标合理性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②是否与项目实施单位或委托单位职责密切相关; 5 ③项目是否为促进事业发展所必需; ④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 绩效指标明确性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5 ③是否与项目年度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④是否与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资金落实 (5) 资 金 到位率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实际到位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实际落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计划投入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计划投入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2.5 到 位 及时率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及时到位资金:截至规定时点实际落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2.5 应到位资金:按照合同或项目进度要求截至规定时点应落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过程 (30) 业务管理 (15) 管理制度健全性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②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5 制度执行有效性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②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是否完备; 5 ③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务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时归档; ④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是否落实到位。 项目质量可控性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控制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其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5 ②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必需的控制措施或手段。 财务管理 (15) 管理制度健全性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是否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5 资金使用合规性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5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认证; ④是否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 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财务监控有效性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评价要点: 5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②是否采取了相应的财务检查等必要的监控措施或手段。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产出 (20) 项目产出 (20) 实际完成率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实际产出数/计划产出数)×100% 4 实际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项目实际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 计划产出数:项目绩效目标确定的在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计划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完成及时率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计划完成时间]×100% 4 实际完成时间:项目实施单位完成该项目实际所耗用的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或相关规定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时间。 质量达标率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产出数/实际产出数)/100% 5 质量达标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实际达到既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既定质量标准是指项目实施单位设立绩效目标时依据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或其他标准而设定的绩效指标值。 成本节约率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实际节约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成本节约程度。 成本节约率=(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00%。 5 实际成本:项目实施单位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实际所耗费的支出。 计划成本:项目实施单位为完成工作目标计划安排的支出,一般以项目预算为参考。 效果 (30) 项目效益 (30)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此四项指标为设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项目实际并结合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25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可持续影响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策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因该项目实施而受到影响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5
附件2
文物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自评打分表
一级指标 |
分值 |
二级指标 |
分值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评价标准 |
指标说明 |
得分 |
投入 |
13 |
预算配置 |
13 |
在职人员控制率 |
5 |
以100%为标准。在职人员控制率≦100%,计5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市财政局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
5 |
“三公经费”变动率 |
8 |
“三公经费”变动率≦0,计8分;“三公经费”>0,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0.8分,扣完为止。 |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00% |
8 |
||||
过 程 |
61 |
预算执行 |
20 |
预算完成率 |
5 |
100%计满分,每低于5%扣2分,扣完为止。 |
预算完成率=(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年末结余)/(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100%。 |
5 |
预算控制率 |
5 |
预算控制率=0,计5分;0-10%(含),计4分;10-20%(含),计3分;20-30%(含),计2分;大于30%不得分。 |
预算控制率=(本年追加预算/年初预算)×100%。 |
3 |
||||
新建楼堂馆所面积控制率 |
5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5%扣2分,扣完为止。没有楼堂馆所项目的部门按满分计算。 |
楼堂馆所面积控制率=实际建设面积/批准建设面积×100% 。 |
5 |
||||
新建楼堂馆所投资概算控制率 |
5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5%扣2分,扣完为止。 |
楼堂馆所投资预算控制率=实际投资金额/批准投资金额×100% 。 |
5 |
||||
预算管理 |
41 |
公用经费控制率 |
8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1%扣1分,扣完为止。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
8 |
||
“三公经费”控制率 |
8 |
100%以下(含)计满分,每超出1%扣1分,扣完为止。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
8 |
||||
政府采购执行率 |
6 |
100%计满分,每超过(降低)5%扣2分。扣完为止。 |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
6 |
||||
过 程 |
61 |
预算管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8 |
①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2分; |
|
8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6 |
①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项目支出按规定经过评估论证;④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⑤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
|
6 |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
5 |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1分;④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1分;⑤基础数据信息和汇集信息资料准确,1分。 |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5 |
||||
产出及效率 |
26 |
职责履行 |
8 |
重点工作和业务工作实际完成率 |
8 |
根据区绩效办2016年对各部门单位绩效考核分数折算。 |
|
8 |
履职 效益 |
6 |
经济效益 |
6 |
此两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
|
|||
社会效益 |
6 |
|||||||
12 |
行政效能 |
6 |
促进部门改进文风会风,加强经费及资产管理,推动网上办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效果较好的计6分;一般3分;无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0分。 |
根据部门自评材料评定。 |
6 |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
6 |
90%(含)以上计6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
6 |
附件3
文物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填报单位:区文物所
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
编制数 |
2017年实际在职 人数 |
控制率 |
|||
16 |
16 |
100% |
||||
经费控制情况 |
2016年决算数 |
2017年预算数 |
2017年决算数 |
|||
三公经费 |
1.67万 |
1.9万 |
1.5万 |
|||
1.公务用车购置和维护经费 |
0 |
0 |
0 |
|||
其中:公车购置 |
|
|
|
|||
公车运行维护 |
|
|
|
|||
2.出国经费 |
0 |
0 |
0 |
|||
3.公务接待 |
1.67万 |
1.9万 |
1.5万 |
|||
项目支出: |
1.5万 |
1.5万 |
4万 |
|||
1.业务工作专项 |
|
|
|
|||
2.运行维护专项 |
62.5万 |
1.5万 |
35.5万 |
|||
…… |
|
|
|
|||
公用经费 |
2.5万 |
30.3万 |
21.9万 |
|||
其中:办公经费 |
2.5万 |
3.5万 |
2.5万 |
|||
水费、电费、差旅费 |
|
2.2万 |
|
|||
会议费、培训费 |
0.8万 |
0.3万 |
0.5万 |
|||
政府采购金额 |
—— |
40万 |
|
|||
部门整体支出预算调整 |
—— |
|
|
|||
楼堂馆所控制情况 |
批复规模 |
实际规模(㎡) |
规模控制率 |
预算投资(万元) |
实际投资(万元) |
投资概算控制率 |
/ |
/ |
/ |
/ |
/ |
/ |
|
厉行节约保障措施 |
严禁招待费、水电费、办公费等 |
说明:“项目支出”需要填报除专项资金和基本支出以外的所有项目情况,包括业务工作项目、运行维护项目等;“公用经费”填报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附件4
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参考提纲)
一、部门(单位)概况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二)专项年度预算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包括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资金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二、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二)资金(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三)资金管理情况(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及执行情况)分析。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包括项目招投标情况、调整情况、完成验收等)分析。
(二)项目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检查监督管理等情况)分析。
四、资金绩效情况(重点)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将项目资金支出后的实际状况与申报的绩效目标对比,从具体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
其中: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预算)控制、节约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完成)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二)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包括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三)其他。
六、绩效评价工作情况(可选)
包括评价基础数据收集、资料来源和依据等佐证材料情况,项目现场勘验检查核实等情况。
附件5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参考提纲)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单位)2017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重点)
(一)2017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设置情况
(二)2017年部门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和指标完成情况
(三)未实现既定绩效目标或未完成指标任务的分析说明
三、总体评价和自评得分情况
(一)区绩效办对2017年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估考核结果
(二)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自评打分表》,对2017年度部门(单位)自评得分情况进行简要说明,并对部门(单位)2017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进行评价。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主要是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编辑:娄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