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区委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娄星区商务局作为市场专业组的牵头单位,紧紧围绕“改善城区面貌,提高城市品位”的宗旨,按照创卫办的统一部署,我局对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全局动员、全面部署、迅速行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委政府和市商务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局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娄星区城区农贸市场基本情况
娄星区农贸市场全区建筑面积85781.33㎡,市场进行改造(建)总投资10488.09万元。娄星区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2家。其中:股份1家、集体1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约6万平方米,共有摊位1760个,全年交易额30.8亿元,带动13500人就业。全区共有农贸市场11家,全部位于城区。其中:隶属市场服务中心2家、股份7家、国有2家。农贸市场占地约45749万平方米,共有摊位3688个,全年交易额395230万元,带动45000人就业。
二、所做工作
(一)加快农贸市场建设,争取资金加大投入
紧跟全省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区管11家农贸市场全部改造完成。双江、茶园个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项目纳入了湖南省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指标,两个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项目共争取省级财政资金70万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督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施工图纸,明确了市场改造责任分工、工作步骤及时间进度,确保乡镇市场标准化改造在2015年11月20日前都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二是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方案通过初审后,要求市场负责人确定施工单位,夜以继日进行施工,我局安排专人抓项目进度同时狠抓质量和安全。三是投资情况:茶园镇农贸市场项目总投资180多万元,完成总目标任务的100%。市场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用地1200平方米,门面20多间,市场可容纳1000人左右自由交易,目前市场建设基本已完成,按市场标准建造。同时配套仓库、停车场、公厕、排水、消防、绿化等基础设施,设施齐全,合理布局,功能完备。农贸市场地处镇中心,是双峰和湘乡的交界地,辐射功能强,发展潜力大,将吸引更多的人气、商气,活跃市场交易,繁荣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私营业主的要求,同时也将带动和促进茶园镇交通、卫生,不断改善茶园镇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加快推进茶园镇成为文明,卫生城市乡镇建设的步伐。娄底市、区商务局、财政局已于9月组织验收合格。娄星区双江乡为娄底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境内农业发达,农产品较为丰富,土特产颇具特色,农产品交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前景,尤其境内有省级洪家山森林公园和双江水库,乡村旅游逐步发展,对双江农贸市场项目的实施带来长远的发展潜力。双江农贸市场位于娄星区双江乡集镇区,离娄底车程15分钟,走娄韶长高速到长沙车程一小时,系双江乡人流、物流集散地,农产品丰富。双江农贸市场项目建设总规模为2800平方米,其中标准农贸市场800平方米,办公、住宿、餐饮及休闲中心2000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农贸市场、办公、住宿、餐饮及休闲中心,总投资550万元。娄底市、区商务局、财政局已于9月组织验收合格,10月份正式开业。
(二)加强活禽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为巩固改造成果,构建农贸市场管理长效机制,使农贸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对农贸市场熟食区、活禽宰杀经营区进行规范管理,完善监管制度,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制度,做到四分原则:活禽的交易区和生活区相互分开,活禽交易区和屠宰区相互分开,活禽交易和其他农产品相互分开,水禽和旱禽相互分开。
(三)加强农贸市场秩序整治和环境卫生整治
联合城管、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室进驻市场,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对市场内占道经营、无证经营、乱摆乱放等现象进行了整治;加强市场保洁,2015年1—12月娄星区保洁费发放38.024万元,娄底市保洁费发放846536元,根据娄底市商务局、财政局、创卫办、娄星区商务局月考评结果进行奖惩的。
(四)积极迎检,确保灭鼠灭蟑C级达标
为迎接省爱卫办专家组来我市开展灭鼠灭蟑C级达标评估复查工作,根据市、区的统一部署,我局高度重视,全面摸清各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制定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市场立即制定市场内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确定专人负责,使农贸市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现长效化管理、常态化开展的工作目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五)统一着装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农贸市场管理人员都配发了协管制服,组织了执法培训班,各农贸市场成立的联合执法室的职能也在不断加强、完善,提高市场整体的管理水平,提升了整个市场的环境,市政府对执法室配发了专项经费。
三、农贸市场管理与改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市场的产权性质和管理模式多元化
在产权性质上,有政府的、集体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私营企业的和开发商的。在管理模式上有行政的法人委托的、个人承包的。这种多元化的市场,给政府的统一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导致市场创卫的成果参差不齐,个别市场甚至严重拖了娄底创卫的后腿。
2、农贸市场和其周边无序的农产品经营门店存在严重冲突
农贸市场其基本上是按规划布局的,现有农贸市场的规模基本上能够满足周边1000米左右范围内10000—30000人的日常消费,然而娄底人喜欢兴“门面”,大街小巷都是“门面”,娄底大市场、长青居民点、民营市场、涟钢大市场等都叫作市场,而不是小区。其市场的“门面”为了抢生意,又在农贸市场周边开设农产品经营门店,因位置占优势,经营自然比在农贸市场内的要好,导致农贸市场内的经营业主不稳心,总是想方设法越出市场往外摆摊抢生意。给市场的管理和卫生又带来了难度。如长青市场、城西市场(又将面临关门)、秀石市场及其他农贸市场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3、市场内部划行规市的问题
市场内部摊位和门面的所有权也各不相同,摊位和门面业主看重的是效益,哪样赚钱经营哪样。这给市场的划行归市、分类经营、整齐有序又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
4、市场的管理权限和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不到位的问题
对农贸市场的管理有专门的市场专业组,牵涉到多个职能部门同时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联合执法室,可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市场业主本来对此寄予厚望,可没多久就失望了,甚至还有怨言,特别是民营性质的市场对此多有一些看法,如今形同虚设,后来明确由商务执法大队进行管理,但是没有落实到位。
5、自产自销区的问题
自产自销区本来是为了“生产直通消费,减少流通环节”而设立的一项鼓励政策,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成了流动摊担钻空经营、获取免费、以假乱真的一个平台,部分菜贩子占据了自产自销区经营。这样即失去了设立自产自销区的意义,更给市场的依法管理带来了混乱。
6、市场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
市场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给农贸市场经营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建议由政府出面成立相关机构,建立农贸市场交警协助机制,委托商务部门对农贸市场车辆违规停放进行处罚,处罚经费统一上交财政。
2015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以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等为重点,务实进取,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四、2016年计划
1、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完成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农贸市场有关工作,在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基础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严格按照《农贸市场创文保卫54条标准》逐一落实。
2、继续完善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的各项管理制度,继续争取未改造的乡镇市场纳入了湖南省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指标,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更好的消费环境。
3、加大对由商务、城管、工商、公安等部门安排一名兼职人员组成的市场联合执法综合管理办公室资金配套,加强日常联合执法相关工作,确保市场各项执法管理工作到位。
4、继续争取上级财政对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
5、协调好各部门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6、搞好农贸市场日常监管及农贸市场保洁考核评比。
娄星区商务局
2015年12月10日
编辑:娄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