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娄星区商务局开展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三年行动项目总结

编辑:娄星在线 2017-06-29 11:39:09
—分享—

 湖南省商务厅开展的全省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三年行动项目现已完成。拟将实施新的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地将三年行动项目的实施取得的成绩、主要经验做法、项目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并提出新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现根据《湖南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三年行动项目总结评价的通知》湘商建[2015]27号)文件要求,就有关方面内容摸底、总结和分析如下:

     一、娄底市娄星区中心城区区管15个农贸市场,乡镇7个农贸市场,农村马路市场3个。

     二、2013年—2015年,娄星区三年累计改造4个乡镇农贸市场,投入的财政资金18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资金120万元,区财政投入资金6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资金800万元,三年来改造后的市场累计新增经营摊位260个,新增交易额1000万元,新增上缴各类税收100万元,新增安置就业人员6000人。

     三、2013年—2015年娄星区三年累计改造5个农贸市场,其中乡镇农贸市场4个,城区农贸市场1个,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54万元,其中市州投入资金274万元,社会资本投入资金1360万元.

     四、2016年—2018年计划新建、改造农贸市场情况,新建乡镇农贸市场6个,预计需要投入资金2000万元,分三年完成。

      五、2013—2015年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作的主要做法有:省商务厅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对于改善娄星区农贸市场的购物环境,改变之前农贸市场的脏乱差,取缔马路市场,特别是对于娄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娄底中心城区的区属农贸市场有15个,另有7个乡镇市场在三年行动计划之前城区农贸市场因历史的原因,大都处于一种杂乱元素的状态,如涟钢农贸市场,观化农贸市场因设施简陋、陈旧、不安全加之管理不到位,市场内做生意的经营户寥寥无几,倒是在市场外及周边摆满了各色摊贩,造成市场周边环境卫生极差、交通堵塞、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自从有了省厅的三年行动计划,娄星区借势而上,将城区的15个农贸市场通过申报省市立项扶持,区财政奖励、市场自筹等办法,对15个农贸市场先后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或标准化建设。对7个乡镇的马路临时市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截止2015年10月已改造成改建标准化市场4个。标准化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是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市场交易量有了大的提升,搞活了流通,促进了消费。二是购物环境有了质的改变,彻底改变了之前的脏乱差,三是社会效益显著上升,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交易平台,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市民购物的安全感,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取代了马路市场,改善了城乡环境。

      六、2013年—2015年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附后。      

      七、娄星区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存在的问题:在娄星区因区域面积较少,全娄星区城乡面积加在一起才不过42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50万,城乡一体化是娄星区后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娄星区乡镇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其实就是标准化新建,因为之前的7个乡镇根本就是没有固定的农贸市场,只是在乡、镇政府的周边存在一个临时的马路市场,7个乡镇的农贸市场建设早就在区政府和乡镇规划建设之中,只是苦于没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现在有省厅“三年行动”计划的支持,可资金却远远不够,因为每个乡镇的农贸市场不是标准化改造,而是标准化新建。娄星区的7个乡镇,已经完成了4个,分别是万宝、石井、茶园、双江,还有杉山、百亩、小碧、乐坪、黄泥塘等三个乡镇和两个办事处急需进行标准化建设,另有娄星区的城乡结合部、黄泥塘碧溪农贸市场正在筹建之中和乐坪秀石市场在筹建之中,大科办事处吉星路一带也在筹备建设一个农贸市场,都在期待上级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八、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或者标准化建设,无论是在中心城区还是乡镇,都是一件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的大好事,群众满意,经营者高兴,承办者愿意做,政府放心。为此,建议上级继续将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或者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且对于标准化新建的农贸市场在支持标准化改造资金标准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档次,标准化改造的支持标准是每个35万元,标准化新建则应提高到每个60万元。

 

 

                            娄星区商务局  

                        二〇一五年十月九日

编辑:娄星在线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