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饮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局的精心指导下,以创卫餐饮整治工作为契机,以示范创建为引领,集中开展餐饮食品安全整治,在娄底城区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厨房革命”,通过“真情帮扶,强力整治”,娄底中心城区3000余家小餐饮全部达到创卫要求和小餐饮整治标准,在全国爱卫办创卫工作暗访评估中娄底中心城区的小餐饮整治工作被列为全市创卫工作的亮点予以充分肯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全员参与,摸清底数,切实消除监管盲点
餐饮业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小餐饮点多面广,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无证经营现象多,整治很难到位。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中心城区小餐饮店如春后初笋,遍地开花。为了确保整治见成效,市局党组审时度势,提出了“三个到位”,一是坚持组织领导到位。整合市区两级监管力量,将中心城区分为10个片区50个小组,确立了市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市区两级班子成员包片、全体监管员(协管员)责任到店的工作机制。实现了餐饮单位监管无缝覆盖。二是坚持做到责任到位。制订《小餐饮专项整治工作日志》,对所有的小餐饮店存在的问题进行表格式管理,对现场监管员进行“痕迹”化管理,片长定期对工作日志进行检查,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三是坚持做到对监管对象的排查到位。餐饮经营更换比较频繁,为了彻底摸清底数,我们通过地毯式排查、交叉清查,鼓励动员餐饮业主和社会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对建城区内的1530家小餐饮店全部进行登记造册,并纳入监管之中,监管整治切实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点。
二、多措并举,对症下药,努力攻克监管难点
一是用情理交融感动一批开展整治。部分小餐饮业主经营餐馆菜品有特色,生意也较好,但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错误观念误导,总认为开办餐饮单位,味道特色最重要,设施设备卫生差一点对生意影响不大,不愿投入资金改造。对这部分有整改能力但是因为认识的偏差不愿接受改造的餐饮业主。我们坚持从改变认识入手,从法律的角度,从不出食品安全事故的角度反复宣传,反复走进门店帮助做改造方案,为业主精算投入资金。情理交融中,业主就慢慢地被执法人员这种处处为自己考虑的诚心所感动,主动进行改造。
二是用诚心帮扶带动一批开展整治。在小餐饮业主中,有一大批的老弱群体,对于这部分人群,我们通过以帮扶为主,争取政府补一点,局里资金挤一点,先后投入资金160余万元,支持餐饮单位开展整治改造,带动业主积极参与改造,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体投入难的问题,也调动了业主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三是用孤立触动一批开展整治。对一些“老油条”,只动嘴不见行动的店主。我们就采取孤立的政策进行推动,对零散分布的门店就穿着制服天天去,看到顾客来就餐的就直接告诉顾客该店安全隐患大,让其生意受损。这种孤立,让业主坐不住了,自己生意越来越差,就主动打电话给监管组长,请求指导改造。
四是用政策推动一批开展整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餐饮整治工作开展,为小餐饮整治出台了“门前灶”改造资金以奖代投、所有其他费用或减或免等优惠政策,我局紧跟市委政府的部署,对达到条件的小餐饮简化许可程序,缩短许可时间,想方设法为餐饮单位持证经营创造便利,这样既融洽了相互关系,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50%以上的餐饮主动改造厨房。同时,对拒不改造继续非法经营的,我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促使60家不符合条件的小餐饮单位自动歇业或转行经营,对13家达不到要求又拒不整改的小餐饮店坚决取缔。
三、坚持标准,完善制度,着力打造监管亮点
整治的效果好不好,整治的标准高不高是关键。在整治中,我们通过严格标准,完善制度,确保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及时出台标准和完善制度,确保整治工作有规可循。整治之初,我们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并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出台了《娄底市小餐饮店食品安全整治标准》、《娄底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创卫餐饮整治工作方案》,确保整治工作“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建立信息报送、督查点评、验收销号、模拟暗访考评、责任追究、协管员管理办法等13项整治工作制度,让全体执法人员明白每一个阶段,每一周的工作任务及要达到的效果,有效避免了工作打乱仗,始终做到有条不紊的推进。
二是加强培训,不断提升两支队伍的能力。我们通过采取边工作边培训的方式,邀请市创卫专家对市区两级一线监管人员开展培训,先后举办专门培训班7期,有效解决了部分执法人员和全体协管员业务不熟的问题,分阶段开展现场观摩活动3次,及时将一些优秀监管经验和做法在所有片区和监管组中全面推广,使监管工作始终做到不走弯路。同时,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先后举办16期从业人员培训班,培训内容紧扣整治实际,立足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和安全常识。
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促进餐饮整治工作整体推进。一是定期考核,点评通报。片区之间、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激发各组工作热情。二是随机抽查,模拟验收。邀请市创卫办和市食安办领导参与,从所有餐饮单位中随机抽取10%,按照暗访标准进行模拟验收打分,并排出名次,对模拟验收不达标的餐饮店,责令片区领导督促整改到位。前10名列为月度示范单位加以广泛推广宣传,后10名实行挂牌督办。三是交叉检查,互帮互助。各片区之间组织开展交叉检查,相互提问题和建议,有效促进餐饮整治工作整体推进。
四、健全机制,强化责任,积极探索和建立长效监管模式
我区小餐饮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为了我市创国卫的亮点工作,创建不易,守住创建成果更为不易,如何保住整治成果,防止小餐饮反弹和滑坡,推动我区小餐饮食品安全再上新的台阶,就是现在摆在我局的首要任务。
一是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量,强化队伍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建立完善许可、监管、培训、应急、宣传、信息公布、行政处罚等工作程序,制定可行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制定完善执法机构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对失职渎职造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依纪依法严格追究责任;对从事违法经营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依法从重从快处理。
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宣传体系,强化社会监督,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开展对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从信息提供、宣传教育、协助监管等方面发挥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餐饮单位自律机制。以“创建餐饮服务示范店”为抓手,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引领辐射作用,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促使餐饮单位提高自律水平。
过去一段时期,我们借力创国卫的高位推动,在小餐饮食品安全整治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餐饮行业具有非常强的动态性,要始终保持法律法规的标准,同时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扎实工作为保障餐饮食品安全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编辑:娄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