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娄底竹雕艺术大师李佑增

编辑:娄星在线 2015-10-29 09:06:18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华文化艺术一奇葩

     ——记湘籍娄底在台竹雕艺术大师李佑增

李  汉  尧

少小离家浪迹游,台瀛萍寄有康庐。

公余遣兴书常读,私暇怡情竹可镂。

 不忮不求心坦荡,无尤无忤意闲悠。

 古今翰墨时为友,莫负人生乐未休。

                                 ----引自李佑增诗作<<七律.述怀>>

    国际著名竹雕艺术家、书法家、收藏家李佑增先生,湖南湘乡天堂李氏之后裔,字纪康,堂号康庐,1927年生,祖籍湖南湘乡乐善乡(现为娄底市娄星区茶园镇),1949年去台湾,现定居台北市。他从小酷爱书画。几十年来,潜心竹雕、书法等艺术创作,致力于两岸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其作品被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近百家文博机构永久收藏展示,为促进国际和两岸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特别在竹雕艺术创作上造诣高深,被誉为古今中外竹雕艺术第一人。先后有两岸及新加坡等四十多家文博单位和文化团体聘请其担任荣誉院(馆、会)长或顾问。其事迹收入中外十多家大型辞典。
    我与李佑增先生是宗亲,近几年交往较多,对他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为了全面深入地解读他的人生、品德和艺术,我又仔细翻阅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名人乃至官方对他的权威评价,以及各地新闻媒体的推介文章,形成了对李佑增先生的总体印象。下面,就把这些“印象”作概要地表述。

 

倜  傥  少  年

    李佑增先生的祖居地名叫枫树塘,现在是茶园镇塘群村枫树组。据先生回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山峰连绵,古枫繁茂,竹林翠绿,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一派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象。他在一篇回忆少年往事的文章中写道:“枫树溪塘鲤鳖多,群山林密乌藏窝,放牛每听蝉儿唱,又见青蜓戏碧波。”今天,这里昔日的景象虽已荡然无存,但在先生的记忆里,后园哪株梅树果最甜,山中哪棵红枫最挺拔,小溪哪处鱼鳖多,田地哪丘最肥沃,……至今仍记忆犹新。因为,这里毕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啊!
  自佑增先生的祖父隆祥公寓居枫树塘起,这个家族现在已经繁衍到第五代。其父连发公在世时,由于勤俭持家,精心置产立业,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当地殷实之家,拥有田地数亩和大片山林,房屋也颇具规模,并经营杂货店和客栈,“积庆堂”的堂名和“怡和客栈”的店名牌匾高挂在大门外,字迹苍劲,质朴典雅,气势流畅,风格不凡,惜已被拆建摧毁。
  由于环境和家庭的熏陶,佑增先生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敢于在艰难条件下“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品德,为日后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初识人事即与牛羊为伴,倘佯于山林田野之间,挑箕捡粪,打柴割草,分担家庭日常杂务。年事稍长,即为父兄助耕,播种施肥,翻地除草,摇水车灌田,甚至上山烧木炭,样样都干。期间,还因此中断过学业。有一次,因农忙家中缺少劳力,他主动下地操犁耕田,人不如牛高,力气又小,牛不听使唤,操作不得要领,致使犁伤及腿部,流血不止,旁人见之亦极不忍心。又一次,在抢收稻子时,镰刀割断了无名指,其兄用草药敷裹,竟奇迹般接活了,但至今仍留下有清晰的刀痕。还有一次,他赤脚下田里撒石灰杀虫,因身体矮小,半个身子被石灰水浸泡,皮肉发烂,流脓不止,日久不愈,却仍坚持上学,白天上课时置盆于座位下接脓水,晚上睡觉不能上床,用板凳将两腿高高搁起。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绩仍然保持优秀。可见其从小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佑增先生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被当地少年视为楷模。他八岁始入当地私塾启蒙,后转入乐善乡中心小学(现万宝镇中心小学)就读,各科成绩均优。语文功课尤为突出。他特别爱好诗词、书画。小小年纪,一手毛笔字在当地已小有名气,除包揽家里的记帐等文字活外,还常为邻居婚寿喜庆写对联,为族上祠堂或村里老人过世举行祭祀活动撰写和宣读祭文。无论在学校还是在村里,他都是文体活动骨干。节日里常登台演戏,或表演舞狮、耍龙、武术等节目。他的想象力和领悟力远比一般同学和同伴强。当时,学校设有手工劳作课,主要是由专业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雕刻作业。他对此情有独衷,学习专心致志。他请父亲找铁匠打制出三角形的刻刀,在磨刀石上打磨锋利,收集竹片竹筒作雕刻材料,按照老师的指教学雕花、鸟、格言,作品有笔筒、竹简及印章等,送交老师评分,每次必获嘉勉。他把这些作品分送给同学和乡邻,家里也到处放着竹雕作品,经常引来各方人士上门观赏。时至1989年,兄、姐家还保存着他五十多年前雕刻的两个笔筒,一个刻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诗句,另一个刻着喜雀闹梅图。他在探亲时将它带回了台湾,后捐赠给了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正是他少年时结下的竹雕情缘,才有他晚年在竹雕艺术上的辉煌成就。

军  政  生  涯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日寇的野蛮侵略,17岁的佑增先生怀着抗日报国的满腔热情,决然弃学从戒,从此迈上了他那长达50年的军政生涯。
    在半个世纪的军政生涯中,他任过最基层的看护兵、军士,任过团、师、军机关的译电员、文书、事务员,也任过台军最高后勤机关——联勤总部的预算官、财务主计、副处长、主任等职,并曾两度担任地方公职。
  他的军政生涯,体现了时势的苍桑,充满了人生的坷坎,有苦,有乐,有酸,有甜,有忧,有喜,是一幅丰富的人生画卷。
  入伍初期,他先是加入湖南邵阳空军第六十供应站,后又加入贵州黄平第三十站,再后加入湘西芷江航空站,参加了湘西会战,被分配在随站的医务所任看护兵,承担护理伤病员的工作,主要是按照医官的分咐,负责配药,处理一些小伤小病。虽从未学过医疗,凭着其认真的态度和好学精神,竞也干得有声有色,从未出过差错。但这毕竟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久即转入航空委员会美军招待所任录事,做的是抄抄写写的事情。时间不长,日寇无条件投降,美军陆续回国,招待所也随之撤销,除单位主官外,一般人员大都复员回乡。佑增先生想到,抗战胜利了,回家可以继续读书。因此,他谢绝了主官的挽留,毅然回到了家乡。然而事与愿违,随之国共两党纷争又起,内战爆发,继续读书的梦想成为泡影。在求学无门的情况下,他又重返军营,碾转至安江,投入湖南供应局属下的联勤第十供应站,负责地区补给,看守军火仓库,或押运军粮等。此后,由湖南供应局转广东供应局,在广州临时大总统府的局本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即奉命至湛江联勤第四十七供应站,接管文书、译电、事务等工作。在湛江期间,经同乡力邀,调入陆军第二十兵团第五十军军部,担任中尉译电员,指派前进指导所追随军长负责机要任务,后于1949年经香港转台湾。
  在大陆从军六年,历尽艰险,入台后的较长时间,又经历了困苦的煎熬。入台初期,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住临时搭建的营舍,无办公用具,无必需的生活用品,还要承受沉重的思想压力。部队整编后,他仍加入第五十军,被调任该军干部师超级特务长,兼办后勤采购等工作,不久又担任师部文书员。随后,干部师改编为战斗团,由抗日名将吉星文将军任团长。佑增先生深得吉将军厚爱,被委任办公室事务员,凡粮食、服装领发和物资采购等一应事务,均由其负责。为应对金马炮战,战斗团移防金门。吉星文将军任金门防卫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官,后徇难于“8.23”炮战。佑增先生未随吉将军去金门,被调入国防部辅助干部大队,负责兵工建设人员的薪粮补给。后来辅助干部大队撤销,佑增先生重回联勤总部。他凭着自己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军中财务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曾先后两届考读台财务学校专修班和高级班,还进入台行政学校“施政计划作为训练班”、国立政治大学“军官团现代管理研究班”、“公路主管人员现代管理研究班”和台湾省训团“行政管理研究班”进修就读,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奉调联勤总部后,他的工作岗位几经变更,先是被安排到预算处会计组工作,后又改派预算组,继而又调审核组,然后再调总务处、外事处主计室,先后任少校预算官、中校主计参谋官、上校科长、副处长、主计主任等职。不论在何岗位干何工作,佑增先生总是不畏辛劳,不计名利,任劳任怨,勤奋努力,工作业绩突出,经常受到上级表彰,曾代表联勤总部在台国防部向三军出席代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以绩优代表受到最高嘉奖。
  由于他一生正直无私,刚正不阿,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不依附权势,在腐败与权势面前,他经常处于逆境之下,在自己的军政生涯中,受到过一系列的排挤和打击,而他却始终以坦荡豁达的胸怀面对一切。
  佑增先生在台军职生涯中,曾两次调任地方要职。一次是1960年应台北市政府高玉树市长聘请,借调担任该市发展考核研究委员会视察,主办施政计划及综合业务,于行政院实施年度视察结果。以绩效卓著,名列台湾省政府之前,获得最高荣誉。又一次是1972年应台湾省政府谢东闵主席聘调,停役担任台湾省公路局副长级专门委员,负责财务管理,并兼任法规小组召集人。在此期间,他对公路局的管理、法律、财务、台汽客运作业等进行了系统改革,经营业绩出现巨大改观,为宝岛的安定与繁荣奉献了无数心血和精力。他在公路部门任职至退休年龄,方回役至军队办理退休手续,具领月退俸,安享余年。

 


                            
  
“为谁辛苦为谁忙,竹雕香,竹缘芳。中华文化,传统赖弘扬。历尽风霜逢好雨,歌盛世,醉斜阳。康庐收集尽精良,竹成双,墨成行。胸胆向开张,鬼斧神工扬国粹。联两岸,耀三湘。”向蔚圃先生的这首《江城子》词,是我所阅读到的海内外文人雅士赞誉佑增大师为人和艺术的数百篇文作中的一篇,是对大师的艺术成就的生动写照。
  对于佑增大师的艺术成就,陈立夫、张学良、章孝严、徐君虎等政要曾为其著作题词或作序,两岸艺文界名家于右任、彭鸿、张炎侠、张白影等纷纷为其撰文评介,新闻界更是佳评如潮。
  竹雕艺术是中华文化艺术浩海中的一个分支,光彩夺目,源远流长。相传,竹雕技艺源于秦,盛于唐,此后接踵相继,代有高人。佑增大师经过数十年的辛勤耕耘,使竹雕这门传统艺术得以发展和弘扬。像他这样成就卓绝、博大精深者,有史以来,实属罕见。誉其为“古今中外竹雕艺术第一人”,似不为过。
  佑增大师精于刻竹,首先缘于爱竹。他出生于竹林青翠的小山村,从小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对竹文化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说,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婴儿睡的摇篮,儿童骑的竹马,睡觉用的竹枕和竹席,挑夫用的箩筐和扁担,没有一样不是用竹做的;晒衣的竹竿,撑船的竹篙,挡雨的纸伞,遮阳的斗笠,也都是竹子做的;菜园中的瓜架,庭院里的凉棚,睡的床铺,坐的轿子,吃饭用的筷子,剔牙用的牙签,样样离不了竹子;书写用的毛笔,更是无不取材于竹。竹的特性甚奇:它高扬挺拔,代表不畏艰险;它中心空虚,代表襟怀谦逊;它环间有节,代表风操刚劲;它形状圆润,代表灵活机智;它寒冬青翠,代表坚毅不阿。竹是“四君子”之一,为古今骚人墨客所推崇。自蔡伦造纸,蒙恬制笔以前,凡记事都以刀刻竹,谓之竹简,又叫竹书。晋之“竹林七贤”,唐之“竹溪六逸”,一致认同竹的高雅,王徽之视竹“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文人文与可画竹维妙维肖,留下了“胸有成竹”之美誉,明代刘伯温则盛赞“天下有节而贞者莫如竹”。中国盛产竹,品种多达250余种,成为绘画、雕刻艺术创作永恒的题材之一。
  佑增大师之所以能取得世人瞩目的艺术成就,关键在于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他视艺术如生命,视竹雕如人与空气、阳光和水,须叟不离。他一生饱经风霜,但始终在墨海翰林中勤耕不辍。为了弘扬中华文化这个崇高目标,数十载春夏秋冬,凡节假日和公余时间,他婉谢一切交际,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艺术创作上。为竹雕艺术,他花费了除生活必需费用外的全部薪资,还决然放弃了购置房宅的计划,一直居住在并不宽敞的公寓里,为了堆放他的宝贝作品,竞让未婚子女另觅居处。家里的客厅、书房、卧室、走廊,都成了竹雕工作室,材料、工具充塞一地,每当饭菜上桌,家人一请再请却久久不来,直到某一程序完成方才罢手,朋友来访亦是如此。为了找到合适的原材料,他走遍台湾各地,多方探访,与南投县竹山镇一竹类加工厂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只要一个电话,就可按要求把竹材送上门来。
  回顾其艺术创作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少年时期,受学校雕刻劳作课的影响,从小爱上竹雕,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以后的艺术成就打下了根基。第二阶段是军政公职时期,也是业余创作阶段。尽管他的军政职业与艺术基本无关,却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与研习。战争环境下,文房四宝从不离身,工作之余,书画雕琢便成了他最好的休闲活动,研习书法,摆弄雕刻,乐此不疲。第三阶段是专业创作阶段。上世纪八十年初转任地方政府公职后,随着工作的相对稳定,工余时间相对要多一些,特别是退休后,时间充裕,成为他走上艺术成功之路的关键阶段,其主要作品皆出于这一时期。
  佑增大师编辑出版的《康庐竹雕》、《康庐竹缘》、《康庐竹谊》系列丛书,集中而系统地反映了他的艺术成就。据云,《康庐竹馨》续集,正着手总结其大成,待彩印完成,仍免费邮赠两岸及海外主要图书馆和文化机构与高贤硕彦。我从中粗浅地感悟到,他的艺术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题材广泛。他的竹雕作品,在内容题材的选择上独具匠心,别具一格。历代雕刻家的作品,多以自创题材为主。而佑增先生在自创题材的同时,秉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旨,独辟蹊径,广集古今名人墨宝精华,将其一一属示在竹雕作品上,创造了一条自创题材与社会题材紧密结合进行艺术创作的新路,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教益至深。他研习书法几十年,已具深厚功底。但他认为,任何一个人的艺术资源,都不可能全面吸取更不可能全面超越古今名人。因此,仅靠自己的一点功力和特点是不够的,只有博采众长,才能使艺术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于是,他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上千位古今书画家及名人的墨宝和格言、佳联、绝句,涵盖楷、行、草、隶、篆、钟鼎、甲骨等各种书体,旁及国画、仕女、伟人、佛像等画作,运用竹雕这种特殊的形式进行艺术再现。在他的竹雕作品中,上起殷周,下至现代,各家各体,尽收其中。有远古的《散字盘铭文》全文、王羲之行书《兰亭序》、智永草书《千字文》、黄坚庭楷书《松风阁》、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郑板桥书《道情》原文等长篇大作,也有岳飞、曾国藩、左宗棠、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名人书写的名句,现代著名书家于右任、彭鸿等人的作品也占有较大比例,还有著名画家八大山人、齐白石、徐悲鸿等的作品也多进入了他的竹雕笔筒、小品中,第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刻琢成笔筒后,曾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而他本人的书法作品,也是其艺术宝库中的一个亮点。
  二是技艺精湛。大师刻竹,一方面专心领悟传统书法的艺术精髓,体味书法的风格与神韵,使书艺意境在雕刻作品中完美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精确把握竹的特性和雕刻技巧。经过了几十年浸淫与用心,锲而不舍的探索与钻研,终于蕴化出娴熟精巧的雕刻技艺,运用其圆润纯熟的技法,使作品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由于竹的纹理刚直,顺纹施刀易打滑,横向断雕时会滞刀,斜雕时则两难皆有,而遇竹节,刀的力度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加之竹材茎节质地各异,反映的格调亦有不同,尤其遇到原作品的飞白或枯笔时,笔画运作的劲道必须意导风随。在实践中,他摸索出了一套风格独特、自成一体的创作技巧,把凹雕、凸雕、平雕、浮雕、线雕、嵌雕、穿雕、透雕等技法运用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加上精细的打磨,精美的调色,精巧的油漆,精妙的配件装饰,一件件作品自然生动,精彩纷呈。随着机械加工工业特别是电脑技术的发展,雕刻艺术创作上的许多困难本可通过机器操作来解决。但佑增大师认为,传统艺术必须不折不扣地继承传统,现代工业科技可以借助,如利用电脑成相、排版、设计等,但雕刻作品必须老老实实地运用手工操作,这样才不失神韵。他为了省时省力,多出作品,有时也借助于电动工具,如牙钻等,但只用于粗加工,作品的最后完成仍然依靠手工精雕细琢。
  三是品种繁多。大师成功创作出的竹雕作品,数量之巨,品种之多享誉空前。问世作品中,有竹联、笔筒、竹根、竹匾、小品等诸多品种,尤以对联、笔筒、小品居多。他的竹雕作品、对联最长的达两米,短的几十公分不等,字数最多的达一千多字,单字小的仅一公分大小。如《散字盘》全文及眉注长达430字,郑板桥书《道情》全文为205字,王羲之《兰亭序》全文为324字,赵子昂书《归去来辞》全文336字,文天祥《正气歌》全文300字,智永书《千字文》全文及眉注1016字,印章13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步入专业创作时期以后,他每年创作的竹雕作品达一二百件。到目前为止,他成功创作的竹雕和书法作品各达数千件。作为一个艺术家,创作出几千幅书法作品应属不易,而要创作出几千件四万余字的竹雕作品就非常难得了。

                                                       艺  术  成  就

文  化  交  流

  陕西记者李桦小姐在她撰写的《书缘千里展长虹》一文中说,我原以为李先生是台湾的富商巨子,到大陆来搞捐赠是“千金买名”,却原来是“一片冰心”,是为了那崇高也是质朴的愿望——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视觉上的真善美。佑增大师本着他一贯遵循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旨,与海内外艺术家一起,用艺术在两岸之间构筑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圆了他多年美好的梦。
  他说:“佳竹寓有雅意,好字蕴有奇气,竹艺要切磋观摩,书道要弘扬传播。竹雕作品和文物,若慎藏深锁,不能示人,失去应有价值。捐赠于社会,又多富有意义。”基于此,他把自己毕生创作的竹雕作品、书法作品、收藏品和文物,共计上万件,先后无偿捐赠给了社会各界。在台湾,各级博物馆和文化机构都有他的作品永久收藏和展出;在大陆,有20多个省(市、区)共300多个文博单位接受了他的无偿捐赠,珍藏着他的竹雕或书法作品;在国际,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的有关部门和团体收藏了他的作品;还有不少政界、文艺界要人获得了他的作品捐赠或交流。
  1993年7月3日,“湘籍台胞李佑增先生捐赠竹雕艺术品特展”在湖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宽大的展厅里,600多件竹雕楹联作品垒室盈庭,一幅幅竹节两两对称、竹面双双弧凸的对竹楹联浮泛着天然的立体之美,竹面上,金石铭文,真、草、篆、隶,古今各家各体墨迹,或灵秀,或古朴,或苍劲,或飘逸,精彩纷呈,交相辉映,满目琳琅,蔚为中华传统书道与竹雕艺术神妙结合的洋洋大观。这是佑增大师向社会无偿捐赠竹雕作品中数量、品种最多的一批。湖南省博物馆将这些珍品永久收藏和展出。这批作品原本由湖南大学联系接收,拟落户该校图书馆,后因时任省政协副主席的徐君虎老先生出面协调,才改赠省博物馆。为此,在佑增大师心中产生了一种内疚感,认为欠了湖大一份人情。是故,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数十家文博单位争相求赠他的现存作品的情况下,他毅然决定将现有的竹雕作品和其他珍贵文物与藏书等逾万件,全部无偿捐赠湖大图书馆。他深情地说:“湖南是我的故乡,湖大有千年学府之美誉,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就在其中。我的作品和收藏品捐赠到这里,藏之于名山,展示于馆阁,可以达到滋润学子,教益社会,流芳永久之目的。我的心愿足矣。”。
  近二十年来,佑增大师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两岸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他已在台湾地区举办特展、联展数十次,捐赠大陆作品设置专室永久展示。还经常应邀出席各地艺术交流活动,蜚声中外,影响空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佑增大师通过其“湖南老乡”、陕西秦岭书画院副院长、著名山水画家张炎侠女士牵线搭桥,得到西安书画界名家赠送作品数十幅,为其拓字刻竹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92年10月,大师去西安拜访这批名家及收购“西安碑林”名碑。期间,他向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等单位和个人赠送了竹雕艺术品,受到西安市党政领导和艺术界知名人士的热烈欢迎和接待。在佑增大师举行的答谢宴会上,陕西省和西安市书画界各门派大家几乎全部到齐,人数多达80多人。宴会上,一位接一位的代表上台发言,表示对大师人品及艺术的赞誉和敬意。讲话不时被一阵阵掌声打断。西安市中国艺术博物馆、西安中国画院等单位还当场特聘佑增大师为顾问。宴会尚未结束,雅集会临场挥毫即行开始。一向惜墨如金的陕西书法界泰斗、省书协主席刘自椟老先生带头挥毫手书“刀笔神通”四字篆体条幅,接着各大家或书或画,尽兴至晚方散,为佑增大师书赠作品五十余幅。此次活动,成为两岸艺术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鉴于佑增大师的艺术造诣和社会影响力,国内外各地艺文机构纷纷聘请其担任专、兼职或荣誉职务。中华诗书画家协会、中华大汉书艺协会、中国美术研究会、神洲书画会等20多家专业机构邀请他担任会员或监、理事,湖南省博物馆、中华艺石协会、西安中国书画院、东方文学艺术研究会、山东鲁南汉字研究会、新加坡神洲艺术院等40多家文博单位聘请他担任顾问或名誉馆(会)长,其事迹收入《中国集藏家辞典》、《二十世纪中国收藏家与文学艺术家大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一九九四·中国人物年年鉴》等十多部大型辞典。
  佑增大师在积极推进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同时,对家乡娄底始终怀有一种浓浓的故乡情。他每次回大陆探亲访问,总是念念不忘家乡父老乡亲,总是要专程拜访有关文化艺术部门和单位,并捐赠作品。对当地政府组织开展的“三胞联谊会”、“娄台促进会”等两岸联谊活动,他积极参与和支持。早在1989年第一次回乡探亲时,他就有向家乡娄底文博部门捐赠艺术品的意向。去年,他趁娄底市举办经贸文化博览会的机会,向娄星区捐赠书法作品100多幅,并委托我代为分赠博物馆等单位,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娄星区博物馆计划筹建“李佑增大师生平及艺术展览专室”,他亦表示继续予以支持。

德    艺    双    馨

  佑增先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艺德,受到艺术界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尊敬。
  他自幼传承祖训,循规蹈矩,诚实做人。在他的日常生活起居活动中,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的言行举止中,处处能体味到他对传统道德的传承。生活作息,接人待物,敬老尊贤,长幼有序等行为各有规范,既使一日三餐,入座各有方位,动筷自有先后,一点也马虎不得。自己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家人。置身军中,更是数十年如一日,训练有素,处事严谨。面对世风日下的今天,他常常表现出与邪恶作斗争的正义感,并竭力拿起自己的战斗武器——竹雕书法艺术,以书艺倡导文明。他以真诚、朴实、纯洁、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多少社会名流、文人雅士和普通民众为之感动与敬佩。当书画界的同行们(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得知他搞竹雕创作需要题材时,不论远在万里之外还是近在身边的人,纷纷搜集资料或亲自题字作画,寄送至他在台北的寓所。近二十年来,他收到两岸各界人士题赠的书画、诗词等作品多达两千余件,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内容。艺术界、文学界、新闻界对他的宣传更是好评如潮。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站、学术机构等有不少于300家先后发表宣传推介他和他的艺术成果的新闻、通讯、专题和学术评论文章2000篇以上。
  细心的观赏者注意到,佑增大师雕刻的以历代名家墨迹为题材的作品,大都未落自己的名款,这正是先生艺德高尚之处。他的本意是,通过竹雕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历代名家的墨宝展示于世,供人观赏和研习,得以继承和发扬;只让人追怀此书画原为何人所作,而不必让人知道此为何人所刻,所以,竹雕作品不必自我留名。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高雅的艺术价值观。他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品捐赠、交流,不计个人名利。每当作品展出,参观者络绎不绝,求购者亦纷至沓来,而他始终坚持“只赠不卖”的原则,求购者出再高的价格也不为其所动。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从未标价出售过。他说:“我刻竹纯粹是为了弘扬书艺。我绝不靠刻竹来谋利。我还有钱买米、买菜。若用艺术来弁利,那就降身为刻字匠而自贬身价了。”
  佑增先生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了他无上的精神境界。早在1974年,他就去函台大医院:“请求建立病理档案,日后提供遗体,捐赠可用器官,以供医学研究。”他还说:“人死遗体火化承受高温,土葬被鼠蚁蚕食,其苦状与解剖用刀又有什么不同。倘若捐赠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对社会有一得之助,莫不功德无量。”1999年,他又立下文字声明:“身后除捐赠全身可用器官外,遗体供医学研究,不必举行任何形式的追悼仪式,更无需焚烧冥纸,也无需通知亲朋好友,任由医学机构全权处理。”
  现在,佑增先生已儿孙满堂,在台北有了一个20多人的家族。夫人戴秀丽,是佑增先生1982年再婚之妻,貌美文雅,心地善良,颇有才华。她全力支持先生的事业,是典型的贤妻良母。膝下三男四女。长女李珍,次女李珠,三女李华,长子大中,次子大成,三子大同,系前妻周氏所生,均已自立或结婚成家。么女李欣,为戴秀丽所生,将入台湾大学就读。
  杰出的竹雕艺术家——李佑增,他的名字,他的品德,他的艺术,他的竹雕瑰宝,将如那巍巍丛山中永世长青的翠竹,流芳千古,永放光辉。而他那“偷闲勤刻竹,渐老懒求名,但适心中趣,浑忘世外情”的竹缘情操,更为世人永远称颂。

编辑:娄星在线

阅读下一篇

返回娄星在线首页